加強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建設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高等職業教育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建設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建設,加快培養醫養結合專業人才,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通知指出,要引導和支持本地職業本科學校等設置醫養照護與管理職業本科專業,并作為貫通培養專業,鼓勵健康管理、老年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高等職業教育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建設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醫養照護與管理專業建設,加快培養醫養結合專業人才,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通知指出,要引導和支持本地職業本科學校等設置醫養照護與管理職業本科專業,并作為貫通培養專業,鼓勵健康管理、老年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高蕾)記者12日從民政部獲悉,民政部、財政部近日專門印發通知,部署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有關工作。通知要求,收住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的養老機構,應滿足《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標準要求并具有收住中度失能及以上老年人的服務條件,不得采取分灶吃飯
民政部近日發布《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基本規范》(以下簡稱《基本規范》)行業標準,這是國家層面關于家庭養老床位的首個服務標準,對于促進家庭養老床位規范化、專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民政部、財政部組織實施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截至2024年年底,累計支持184個地區建設35
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健康護理系護理專業大二學生吳夢賢,曾到上海虹口區某老年福利院實習。一進大門,吳夢賢就看到了一個令人揪心的場景。老人家屬正用灌注器給吞咽困難且嗜睡的老人注射牛奶。家屬沒有意識到這樣不僅無法幫助到老人,甚至可能給他帶來生命危險。“老人因為牛奶的注入而差點被嗆到。經過照護師規范的排痰操
本報北京4月3日電(記者任歡)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聯合印發通知,公布北京首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100家單位為2023年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全國總工會、省級總工會將下撥資金,為每家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提供專項補助經費不少于15萬元,可直接支出本單位有關嬰幼兒照護的相關費用。 此次公布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29日在北京介紹說,截至2023年9月,全國每千人口托位數3.36個,提前完成年度目標。當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23年國務院部門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提案工作有關情況。談及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方面的措施,李斌指出,2022年7月,
自今年5月中辦、國辦發布《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和《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以來,我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入全面推進的新階段。記者從民政部了解到,目前多數省份已出臺基本養老服務制度設計的實施方案。同時,很多省份在嚴格落實國家清單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創新,將家庭照護、老年優待、法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昨天(29日)在京發布《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2)》。截至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2.8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約4400萬。在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失能、半失能的約占40%左右,他們不同程度需要醫療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近年來,我國加快健全以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李恒)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為預防和減緩老年癡呆發生,切實增強老年人的健康獲得感,促進健康老齡化,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印發通知,決定于2023年至2025年在全國組織開展老年癡呆防治促進行動。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阿爾茨海默病為主的老年癡呆疾病發病人數持續增加,嚴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記者李恒)做好托育服務工作是實現“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關鍵。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學軍25日在京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托育服務機構約7.5萬家,提供托位數約350萬個,每千人口托位數約2.5個。在當天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召開的全國托育服務工作推進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記者李恒)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促進托育機構規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需求,保障嬰幼兒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做好托育機構衛生評價工作。通知明確托育機構備案相關衛生評價基本要求。以保障嬰幼兒健康為
“培養和打造醫養結合的專業人才隊伍是推動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人才培育周期長、投入大,建議盡早謀劃。”全國人大代表、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李潞說。作為一名在臨床醫學深耕37年的醫生,長期與老年病人打交道,讓李潞格外關注養老話題。今年是她第3年帶來醫養結合的相關建議,并將人才培養作為
約1.9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人,老年癡呆患者約1500萬人……我國老年人“長壽不健康”問題凸顯,促進健康老齡化刻不容緩。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加強老年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等舉措,力求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2021年,全國老齡工
近年來,我國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取得較大進展,但仍面臨著市場發育不完善、政策和資源制約等挑戰。為此,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王水平從服務供給、政策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王水平建議,構建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體系,發展社區托幼服務網絡,建立以社區家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各類社區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近日印發《托育機構嬰幼兒傷害預防指南(試行)》,要求托育機構應當最大限度地保護嬰幼兒的安全健康,切實做好傷害防控工作,建立傷害防控監控制度,制訂傷害防控應急預案。《指南》針對窒息、跌倒傷、燒燙傷、溺水、中毒、異物傷害、道路交通傷害等3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的傷害類型,為托育機構管理者和
如何破解“不愿生、不敢生”?閱讀提示目前我國人口面臨出生人口數量下降、婚育年齡繼續推遲、育齡婦女生育意愿持續降低、人口發展特征存在較大區域和城鄉差異等形勢特點。專家認為,要解決“不愿生、不敢生”問題,嬰幼兒照護服務公共政策干預刻不容緩,需要構建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的成本。“完善生育支持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李亞南)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隨著人口老齡化發展,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呈上升趨勢。如何才能加強社會公眾對這一疾病的正確認識,如何關注和提升患者家庭的生活質量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指導、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主辦的主題為“從容面對
中新網廣州9月21日電 (蔡敏婕 張斯燕)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全國第五屆防治老年癡呆癥高峰論壇當天在廣州舉行。中山大學教授皮榮標在會上稱,目前臨床上的抗阿爾茲海默病藥物僅能改善癥狀,并不能治愈疾病。多靶點藥物治療成為阿爾茲海默病治療的熱門領域。阿爾茲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
據上海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根據該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形勢,民政局對養老服務等有關防控措施進行優化完善。在養老機構家屬探視方面,有序放寬相關程序,鼓勵采取預約方式開放養老機構探視,探視人數、探視次數、探視路線及探視區域由養老機構結合設施條件和接待能力自行確定,各區不作硬性統一要求。對于進入生活區探視的
近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辦公室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指出,中國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也就是說,中國公民有8.3年的時間帶病生存。這些帶病生存的老人中,有相當部分是失能者,包括重度失能、中度失能和輕度失能,其中重度失能分為重度一級、重度二級與重度三級3個等
為促進解決“幼有所育”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15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3歲以下嬰幼兒(以下簡稱嬰幼兒)照護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事關嬰幼兒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
2019年4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托育服務體系建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只有明確并做好“四個服務”,才能構建并逐漸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庭照護、市場化運
90歲生阿爾茨海默病的概率是50%,70歲的話可能是4%到5%。 康玉湛 攝中新網上海6月1日電 (康玉湛 李秋瑩 徐銀)隨著《人間世2·往事只能回味》和《忘不了餐廳》的熱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引起社會廣泛熱議。近日,中新網記者來到位于上海市徐匯區宛平南路600號的上海市精神衛生
記者近日從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獲悉,世衛組織近日在瑞士日內瓦發布了一份降低癡呆癥風險的新指南。其中指出,人們可通過定期鍛煉、不吸煙、避免有害飲酒、控制體重、健康飲食以及保持健康的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水平來降低癡呆癥風險。換言之,“對心臟有益的,對大腦同樣有益。”癡呆癥系由阿爾茨海默氏病或中風等影響大
4月19日,2019清華老齡產業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康養未來·跨界共贏”為主題,邀請老齡產業相關領域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行業代表等800多人與會。清華同衡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 陳建)4月19日,2019清華老齡產業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康養未來·跨界共贏”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