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處暑是幾月幾日?處暑的由來是什么?眾所周知,處暑到來意味著夏天結束了,我們已經真正進入了秋天,處暑過后,氣溫還會熱幾天,但是晝夜溫差會相對大些,慢慢的氣溫會有所下降,那么2019年處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呢?處暑過后還會熱幾天呢
問:2019年處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答:2019年處暑是8月23日,星期五,農歷七月廿三。
處暑的由來是什么
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節氣的天氣特點:氣溫逐步下降、雷雨天氣、秋老虎
處暑節氣后在冷高壓的控制下,會有下沉氣流盤旋在中國北方,在冷空氣的影響下,氣溫會逐步的下降,并且容易出現雷雨天氣,開始進入一場秋雨一場涼的秋季天氣;同時在遙遠的南方,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副壓控制南部上空,出現晴空萬里的天氣表現,日光熾烈,像一只秋天的老虎,來勢洶洶,久則容易遭受伏旱天氣。
處暑過后還要熱幾天
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后了。也就是差不多到白露節氣,我們的天氣才會逐漸的涼爽下來。
我們的處暑節氣之所以非常的炎熱,主要是因為受到秋老虎的影響。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部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
對于剛剛走出三伏,并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如果繼續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說明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后了。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
本文標簽:2019年處暑時間 處暑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