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腦成像技術解碼腦干關鍵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5月6日電 (記者張夢然)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創新的深腦成像技術,用于研究大腦中一個關鍵的腦干結構——孤立管核(NTS)。該成果打開了“腦—身—心”互動研究新窗口,不僅為研究腦—體之間的復雜聯系提供了有力工具,也為基礎神經科學研究向臨床轉化搭建了橋梁。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
科技日報北京5月6日電 (記者張夢然)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創新的深腦成像技術,用于研究大腦中一個關鍵的腦干結構——孤立管核(NTS)。該成果打開了“腦—身—心”互動研究新窗口,不僅為研究腦—體之間的復雜聯系提供了有力工具,也為基礎神經科學研究向臨床轉化搭建了橋梁。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布列根和婦女醫院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腫瘤學》刊發論文稱,他們開展的一項多中心隊列研究顯示,在化療前靜脈補充鎂劑或可使順鉑所致腎損傷風險降低20%。順鉑作為臨床常用的廣譜抗癌藥物,其腎毒性一直是困擾醫患的難題。目前臨床上缺乏有效的預防措施,而動物實驗顯示,鎂
美國貝勒醫學院領銜的國際團隊研制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它能精準識別在運動過程中小腦獨特的神經元類型,為了解小腦工作機制帶來突破性進展,也為治療腦部疾病提供了新思路。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作為大腦的“精密動作指揮官”,小腦對維持人體平衡、協調運動至關重要。了解和治療震顫、不平衡
瑞士蘇黎世大學等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變化有關,包括其最遠端的部分——視網膜。該研究有助于未來對精神分裂癥進行更好的早期檢測和治療。相關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精神衛生》雜志上。視網膜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被認為是大腦的“窗口”。因此,大腦的變化也可通過眼睛檢測
中新網濟南4月19日電 4月18日,《中國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現狀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濟南發布,系中國首個聚焦小細胞肺癌患者群體的權威報告,首次系統性揭示了中國小細胞肺癌在臨床診療和患者生存方面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為優化臨床實踐、完善政策支持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記者在當天舉行的發布儀式上
記者從清華大學藥學院獲悉,該院丁勝團隊近日首次揭示限制小膠質細胞過度激活的關鍵機制,并成功從2400多種化合物中篩選出能夠精準修復該機制的化學小分子。在動物實驗中,這種新型CDK2抑制劑使患病小鼠的腦部炎癥消退,社交和記憶功能基本恢復正常。這一發現為學界深入理解細胞周期蛋白調控非分裂細胞功能提供了新
甲流對老年人的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在流感高發季,老年人作為易感人群,一旦感染,健康便面臨諸多威脅。作為易感人群,老年人因年齡原因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免疫功能減弱,所以老年人一旦感染流感尤其是甲流,相比較青壯年癥狀可能更嚴重,恢復期也往往時間更長。多種因素會導致老年人感染流感。比如生理機能衰退,免疫系統功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家繪制出了迄今最完整、最詳細的腎功能遺傳圖譜,發現1000多個基因有望成為腎病治療標靶。這些成果為腎臟疾病的預防、精確診斷以及治療提供了新途徑。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科學》雜志。研究團隊表示,腎功能障礙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問題,通過逐一研究近1000個人類腎臟樣本和數十萬個
今年的新版醫保目錄已正式落地執行。此次醫保目錄的調整,為不少患者帶來新希望。“大家常說的‘濕疹’,也就是特應性皮炎,是一種2型炎癥性疾病,患者數量龐大,常伴有劇烈瘙癢、嚴重皮損、睡眠中斷等癥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教授張建中說,隨著免疫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特應性皮炎發生的原因與輔助性T細胞2有
據國家藥監局官微消息,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神州細胞工程有限公司申報的菲諾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佑平)上市。適應癥為:本品與含鉑化療聯合用于復發性和/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一線治療。菲諾利單抗注射液是一種重組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單克隆抗體,可通過阻斷PD-1與其配體的結
【健·妙招】睡個好覺,對于節后狀態的恢復很重要,這就需要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不少人覺得,蓋厚被子睡得香且沉,真是這樣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睡眠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董霄松說,事實上,厚被子雖然更暖和,但過度厚重可能導致呼吸不暢,反而影響睡眠質量。特別是對于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更應注意選擇合適的
很多人對于疤痕都不是很重視,總是尋找一些看似簡單的方式治療,其中疤痕針的出鏡率就是比較高的,而且費用相對來說比較的便宜,所以被不少人寵愛,那到底疤痕針祛疤真的有效果嗎?什么是疤痕針?疤痕針,也叫封閉針和疤痕軟化針,是一組以糖皮質激素為主,同時搭配其他藥物配比而成的注射針劑。其作用機制在于疤痕內注射后
在中醫理論中,中風與臟腑功能失調有著密切的關系。中醫臟腑理論強調人體內部各臟腑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協調,認為疾病的產生往往源于臟腑功能的失衡。中風作為一種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其發病與心、肝、脾、腎等臟腑的功能狀態息息相關。心主血脈,心氣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以滋養全身。若心氣不足或心火亢盛,可導致血脈瘀阻或
中國南極考察隊獲取的磷蝦樣品。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長知識】最近,南極磷蝦油很火,它被很多博主稱為“深海營養寶庫”,相關線上產品銷量飆升。在一些面向中老年的健康宣傳講座上,南極磷蝦油甚至被叫作“萬能神油”,部分商家稱其能夠改善大腦功能、保護心臟、增強免疫力、治療心血管疾病。那么,什么是南極磷蝦油?
近日,鄒市明的妻子冉瑩穎通過網絡透露,正在給身高136厘米的11歲兒子打生長激素,27天已初見成效,長高了近兩厘米。該話題隨即引發關注,并多次沖上新聞熱搜。要不要給孩子打生長激素助長,成為正反兩方網友辯論的焦點。其實像這對明星夫妻一樣的焦慮父母在醫院非常常見。關于長個這件事,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注射生長
科技日報訊 (洪恒飛 記者江耘)12月15日,記者從良渚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研究員張進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宋默識研究組合作,首次報道靶向嵌合抗原受體巨噬細胞療法在治療心肌缺血再灌注導致的組織損傷和纖維化中的應用潛力。相關論文日前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循環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是缺血性心臟
一張小小的病床,可能只是大醫院的“千分之一”,卻會是住院患者的“百分之百”。著眼患者“一床難求”之憂,我國多地醫院探索試行“共享病床”——打通各科室,醫院哪里有病床,患者就住在哪里,讓全院床位成為流動的共享資源,減少患者入院等待時間。為緩解住院難,我國已經持續擴容病床數量。最新統計顯示,全國共有床位
新藥研發如何實現新突破?記者30日獲悉,多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各抒己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對記者表示:“要找到能干預疾病的‘頭雁’。未來的新藥應以治療整體觀為指導,實現標本兼治。”30日正在舉行的2024復旦新藥創制論壇上,蔣建東指出,過去,藥物研發主要通過尋找靶點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創新方法。該方法已在小鼠模型和離體人腦組織中得到驗證,其能突破血腦屏障,安全有效地將治療藥物輸送至大腦。這一成果發表于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志網站。血腦屏障是大腦的一道天然保護屏障,可防止有害物質進入大腦。然而,它同時也阻擋了藥物輸
國家衛健委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隨著冬季的到來,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有增多的趨勢。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有哪些癥狀?目前有哪些檢測方法可以明確診斷?如何治療和調護?對此,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王荃表示,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是累及5歲及5歲以上的孩子居多,但是這兩年
姜,是家家戶戶廚房中經常出現的一種調味料。天涼了,姜作為驅寒暖身的養生食材再次被聚焦。在中醫藥的世界里,姜類藥材有廣泛應用,生姜、干姜、炮姜、姜黃、高良姜……雖然名字中都有姜字,但是它們的功效卻有所差異。生姜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入藥入膳皆有悠久的歷史。因其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
10月29日世界銀屑病日到來之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張建中教授為大家介紹銀屑病的典型癥狀、發病機制、前沿治療手段。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但銀屑病并非因為真菌或細菌感染導致,而是一種免疫介導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系統性疾病,不具有傳染性。銀屑病可在任何年齡發病,以青壯年居多。“銀屑病不是簡單的皮
生活中,有一些健康偽知識在口口相傳下,成了不少人迷信的“養生格言”。今天,北京地壇醫院各學科專家就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健康知識誤區進行科普,快來看看您有沒有被“套路”!吃生魚膽能治病?肝病科收治過因食生魚膽中毒導致肝腎損傷的病例,這些患者都是因為聽信“吃生魚膽可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偏方。其實魚的膽汁
9月12日是預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主題是預防出生缺陷,守護生命起點健康。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可能由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導致。對于大部分嚴重先天性疾病來說,疾病是致死、致畸、致殘的,治療僅僅是對癥的,是姑息的,甚至是無藥可治的。因此,對于出生缺陷,預防遠比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記者徐鵬航、彭韻佳)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13日公開發布《關于穩妥有序擴大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的通知》,明確新增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納入跨省直接結算范圍。根據通知,新增的門診慢特病病種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和強直性脊柱炎。此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