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阿爾茨海默病盡早“現形”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家發現,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生物標志物,能在阿爾茨海默病(AD)癥狀出現前,捕捉到患者大腦內的病理變化。鑒于此,全球眾多科研團隊正競相開發精準的血液檢測方法,以期讓AD盡早“現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教授郁金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血液檢測方法具有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家發現,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生物標志物,能在阿爾茨海默病(AD)癥狀出現前,捕捉到患者大腦內的病理變化。鑒于此,全球眾多科研團隊正競相開發精準的血液檢測方法,以期讓AD盡早“現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教授郁金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血液檢測方法具有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25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利用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數據,以檢測手臂下的淋巴結中是否存在乳腺癌細胞。臨床實驗結果顯示,AI能正確識別出95%的癌癥擴散患者,同時讓51%的手術活檢變得不再必要。相關論文發表于最近的《放射學:癌癥成像》雜志。研究負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醫生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術,比普通人更懂健康和疾病,他們很少得病,即便得了病,他們對疾病原理了解得更清晰,更明了最前沿、最權威的治療方法,擁有更好的醫療資源,給他們治病的醫生同行也會額外照護。所以,“醫生患者”比普通患者更容易從大病中痊愈。真是如此嗎?未必。我的新書《命懸一線,我不放手
薄世寧(北醫三院ICU副主任醫師) 我曾經參與救治過一名羊水栓塞、大出血的產婦,雖然手術成功了,但大量失血讓她的凝血因子消耗殆盡。緊接著,她發生了可怕的凝血衰竭、腎衰竭、腦水腫,短短半小時內,她又發生了幾次室顫。我必須迅速給她脫水,糾正她的腦水腫,這樣才能降低她的顱內壓,還可以替代她的腎臟,排除此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是所有惡性腫瘤中五年生存率最低的癌癥。而利用常見的平掃CT,很難檢出胰腺癌。如今,有了人工智能(AI)的輔助,平掃CT有望發揮出大規模胰腺癌早期篩查的巨大潛力。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醫學期刊《自然·醫學》以原創性論著形式發表,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
2021年12月16日,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舉行了建院160周年紀念大會。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始建于1861年,新中國第一個腫瘤科在此誕生。經過多年奮斗,醫院在腫瘤功能外科、乳腺癌診斷與治療、腫瘤免疫及生物治療、腫瘤分子流行病學、腫瘤分子影像與個體化治療、腫瘤病理學等臨床與研究方面取得了眾多創新成果
基因組醫學、精準治療、靶向療法……癌癥防治的新時代正在到來科技創新世界潮◎本報記者 劉 霞就在幾十年前,癌癥還是幾乎無法戰勝的疾病。很多癌癥確診時就已是晚期,治療效果不好,預后差,患者的生存率低。但《科學美國人》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指出,由于癌癥生物學、基因組醫學、診斷醫學、精準醫療、免疫腫瘤學和
中新網上海1月23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風濕病學奠基人之一、被國際同行譽為“中國的狼瘡之父”的陳順樂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3日0時30分逝世,享年89歲。陳順樂教授希望他的病人們,也能像一只只美麗的蝴蝶,掙脫疾病的枷鎖,在自己的人生中舞姿翩躚地飛翔。仁濟醫院供圖在祖國醫學里,系統性紅斑狼瘡(S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