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司他韋對非流感病毒無效
春節假期結束,目前北京市仍處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近日,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相關的多個詞條沖上熱搜,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到底應該怎么吃?相關專家提示:奧司他韋是針對流感病毒的藥物,對于非流感病毒的感染治療是無效的,不能盲目使用和濫用。非流感病毒感染時服用奧司他韋不僅無效,而且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流
春節假期結束,目前北京市仍處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近日,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相關的多個詞條沖上熱搜,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到底應該怎么吃?相關專家提示:奧司他韋是針對流感病毒的藥物,對于非流感病毒的感染治療是無效的,不能盲目使用和濫用。非流感病毒感染時服用奧司他韋不僅無效,而且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流
眼下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正處于季節性流行期。如何正確服用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從療效上來說,其實是一樣的。新的瑪巴洛沙韋優點是全病程只需要用一次,而奧司他韋一天兩次,療程五天,要十次。另外,瑪巴洛沙韋在我們國家批準的是5歲和5歲以上人群,奧司他韋因為多
本報北京1月18日訊(記者吳佳佳)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王大燕介紹,近期流感高發屬于正常的季節性流行,每年冬春季基本都會出現,最新一周監測數據顯示,北方大部分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開始下降。北京佑安醫院主任醫師李侗曾介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從目前本市門急診呼吸道疾病就診情況來看,病原以流感病毒為主,主要流感病毒類型為甲型H1N1型。得了流感如何治療?老年人、嬰幼兒等重點人群應如何防護?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就廣大市民關心的問題給出詳細解答。李侗曾建議老年人等重點群體應盡早接種流感疫苗,以降低重癥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節日主題是“崇尚人文精神,彰顯醫者仁心”。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下發的《關于做好2024年中國醫師節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弘揚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務工作的靈魂,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醫學是一門充滿人文精神的科學,不但具有科學技術屬性,還是一門直
近日,一項“令人作嘔”的活動——養臭水風靡多地小學校園。養臭水是指將剩菜剩飯、昆蟲尸體等放在密封容器中“培養”。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這些物質開始腐爛,產生臭味,甚至還會爆炸。為追求“更好”的爆炸效果,孩子們會在網絡上分享配方。殊不知,養臭水可能帶來嚴重的安全健康風險。多種物質在瓶內發酵臭水為什么特別
今年冬季呼吸道感染人數較多,而且感染者以兒童和青壯年人群為主,老年人群相對較少,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類似情況。其實,肺炎支原體的感染也有流行周期,每隔3至7年會有比較明顯的流行高峰。加上過去幾年,大家通過戴口罩、勤洗手、減少不必要的聚集和外出等措施降低了各種呼吸道病原體的感染,從而導致群體對呼吸
近期,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似乎已取代支原體,成為新一輪感染高峰的主要病原體。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王全意介紹,從呼吸道病原學監測結果來看,當前北京市全人群呼吸道感染報告病例數居前三的依次為流感、鼻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類型,是
5月9日,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發熱門診護士為一名兒童采指血 供圖/新華社近期,全國發熱門診就診患者數量有所增加,檢測顯示部分為“二陽”患者。當前全國發熱門診診療情況如何?怎樣科學應對風險?針對社會關切,記者進行了調研走訪。發熱門診保持平穩有序“老伴發燒后我第一時間就帶她來醫院了,情況還好,暫時不需要吸
近期,全國發熱門診就診患者數量有所增加。怎樣科學應對“二陽”風險?“二陽”癥狀是否嚴重?“陽”的次數越多癥狀是否會越重,對身體的傷害是否越大?針對社會熱點關切,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組織專家作出回應。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介紹,疫情監測數據顯示,4月下旬以來,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數有所上升,
中新網北京3月18日電(韋香惠)中國疾控中心網站最新發布的周報顯示,我國首次發現奧密克戎BA.5.2.48和BF.7.14亞型共同感染的病例。為何會出現共同感染的情況?是否會加劇病毒變異及傳染風險?我國首現奧密克戎兩個亞型共同感染病例3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網站發布最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C
無論沒“陽過”的人,還是已經“陽過”的人,都不能放松警惕,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要注意個人防護;在春節期間,盡量減少走親訪友、串門聚會;有基礎病的高齡患者應及時接種疫苗和加強針;老人、孩子、孕產婦等重點人群要盡量減少外出,避免感染或再次感染。——張伯禮 中國工程院院士【
近日,媒體發長文講述了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鄭大三附院)對腦癱患兒采用的“封針療法”。這一已投入臨床應用近30年的療法,就此進入公眾視線,并引發廣泛質疑。“封針”的全稱是“位點加穴位藥物注射療法”。據描述,“封針”治療時,醫生會手持裝滿藥水的注射器,在嬰兒頭部、四肢等特定穴
4月22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布數據顯示,全美上星期新增71例麻疹病例,其中68例出現在紐約州。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銷聲匿跡的麻疹,近期似乎有卷土重來之勢。自今年起,澳大利亞、香港、日本、柬埔寨等地都報告有麻疹病例。截至目前,菲律賓出現的2.3萬麻疹病例中,有333人死亡,已超過去年全年的麻疹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