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與感冒、流感有什么區別?
在新冠肺炎流行時期,難免還會有不少朋友內心緊張,“我好像生病了,是不是出現咳嗽、發燒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際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和普通感冒、流感的臨床表現是有明顯區別的。且看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傳染病防控專家林炳亮教授的解讀。對照一下三者的區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原體為新型冠
在新冠肺炎流行時期,難免還會有不少朋友內心緊張,“我好像生病了,是不是出現咳嗽、發燒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際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和普通感冒、流感的臨床表現是有明顯區別的。且看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傳染病防控專家林炳亮教授的解讀。對照一下三者的區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原體為新型冠
疫情期間,隨著“病毒怕酒精”登上熱搜,很多地方醫用酒精一度被哄搶脫銷,“酒精消毒后烤電暖氣全身著火”的新聞也在微博刷屏。與此同時,各種各樣使用酒精消毒的方法也在網上廣為流傳。那么,酒精的正確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你掌握了嗎?為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主任蔡本志。用酒精
截至2月10日24時,據31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7626例,其中重癥病例7333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996例,累計死亡病例101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2638例,現有疑似病例21675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28438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87728人。2
2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改善一線醫務人員工作條件切實關心醫務人員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人員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英勇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當前,全國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醫務人員面臨著工作
新華社電 昨天下午,廣東醫療隊武漢前方ICU團隊與后方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遠程視頻病例討論會議。鐘南山院士通過視頻連線說,從目前來看,疫情拐點還無法預測,但峰值應該在2月中下旬出現。疫情拐點由返程高峰的防控情況決定。鐘南山說,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出一個嚴格的拐點預測,但通過一些數學模型分析,也結
隨著新冠肺炎的蔓延,自身免疫功能發育不成熟的新生兒,也被病毒列入了入侵“名單”。2月5日的數據顯示,我國已有3例確診的新生兒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這不免讓有新生兒的家庭膽戰心驚。新生兒新冠病毒感染是否可防可治?2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新生兒科教授岳少杰及醫師丁穎。有特殊背景,不
“新冠”病毒出沒,留在家中不出門成了大家的共識。一些人更是把此時的醫院視為龍潭虎穴而不敢去看病。但新的問題出現了,當我們覺得不舒服的時候還能不能去醫院的急診室看病呢?什么樣的情況該去,什么樣的情況又最好不要去呢?針對常見的情況,今天就來給大家挨個兒說說吧。 發燒需就診 流感、新冠都得治對,你沒聽錯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和商務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以及武漢市等重點地區重要生活物資的供應是有保障的,且價格預計保持平穩。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透露,按照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由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牽頭、多部門參與的生活物資
近期,北京出現一個病例三次咽拭子檢測均為陰性、通過下呼吸道樣本才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情況。日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梁連春在接受采訪時解釋:“臨床上靠的是綜合診斷,而不是靠某一個臨床表現。有相關臨床癥狀,但核酸檢測多次無法確定的仍按確診病例來管理。”作為新冠肺炎患者市級定點收治醫院
昨天是北京醫療隊援助武漢的第12天,截至早上8點,已累計收治患者162例,2名患者順利出院。兩地就“新冠”診治的交流也將更加容易。昨日,北京朝陽醫院專家與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進行了5G遠程會診。記者從北京醫療隊了解到,截至2020年2月8日8時,北京醫療隊三個病區共累計收治患者162例。目前,已有兩名患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展,公眾的重視程度愈加提升,不僅口罩、酒精、護目鏡、紫外線燈、手套等物品相繼成為搶購熱點,在雙黃連口服液的臨床療效尚未證實時,就連獸用雙黃連也已被哄搶一空。與此同時,淡鹽水漱口、喝板藍根、熏醋、放煙花、吸煙、喝酒、吃抗生素等各種所謂預防“秘方”也層出不窮,紛紛占領微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期,一些不準確的信息和謠言時有出現,給防疫抗疫工作帶來困擾。關于疫情,日常的防護有哪些誤區?一些“火”了的民間偏方有沒有效?經證實,在坊間流傳的不少防治新型肺炎的方法并不能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謠言止于智者,希望大家不要輕信謠言,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共同抵抗此次
編者按2020年,我們迎來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春節!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武漢拉開序幕,每個人都無心過年,時時關注著這場戰“疫”的進展,同時也對親人及自身健康多了幾分擔憂。中醫藥有著兩千多年防治瘟疫的寶貴經驗,在應對17年前的SARS及之后的禽流感實戰中,中醫藥所發揮的作用是有目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