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北京醫療隊援助武漢的第12天,截至早上8點,已累計收治患者162例,2名患者順利出院。兩地就“新冠”診治的交流也將更加容易。昨日,北京朝陽醫院專家與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進行了5G遠程會診。
記者從北京醫療隊了解到,截至2020年2月8日8時,北京醫療隊三個病區共累計收治患者162例。目前,已有兩名患者出院。
2月7日下午,30多歲的夏女士出院。夏女士屬于臨床診斷病例,在北京醫療隊病區內經過多日的治療護理治愈。八九天前,夏女士突然發燒、咳嗽、頭疼,渾身沒力,被家人送到醫院后,診斷具有CT肺炎影像學特征,后轉到協和醫院西院治療。入院后,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根據第五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征者,屬臨床診斷病例。
昨日下午,汪先生也康復出院。1月21日,汪先生出現低燒癥狀,之后于31日作為疑似病例轉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經過治療,汪先生體溫、血氧飽和度正常,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無明顯癥狀,得以出院。
昨日,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一間醫生工作室內,醫療隊隊員還通過網絡視頻與北京“老家”進行了連線。之后,北京朝陽醫院的專家與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當地醫生開展了線上會診,就患者出院標準等問題進行討論。
朝陽醫院唐子人
“新冠”一定會過去
唐子人是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也是10層病區領隊,曾在“非典”時期參與一線救治工作。他認為,對病毒的研究和防控相比17年前已有巨大進步,疫情必將得到控制。
增開一個病區,迅速被填滿
新京報:來到武漢已經12天了,從一線看到的情況怎么樣?
唐子人:來之前主要是通過新聞來了解和評估這次疾病,當時的感覺是“新冠”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死亡率一開始和SARS持平,后來不斷增高,可以說是比較兇猛的。
來武漢之后,我們所支援的醫院接診的定位也有所變化,朝陽的團隊主要負責三個病區其中之一,一開始收治疑似病人,后來確定全院收治重癥、危重癥,病人的結構發生了變化,見證了輕癥和重癥的區別。現在看,重癥的確集中在高齡、有既往基礎疾病者,而SARS多以年輕人為主;發病人數“新冠”超過了SARS,增開一個病區,迅速被填滿。
新京報:在應對方面有哪些區別?
唐子人:這次的指揮比SARS要成熟得多。現在關鍵的任務,集中兵力打殲滅戰、降低死亡率,這種政策制定后,方向就很明確。重病人我們不怕,平時接觸得很多,集中收治,早收、早治、提高針對性,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新京報:收治患者病情從輕到重,應對上會帶來哪些挑戰?
唐子人:我們入駐的醫院過去是綜合醫院,已經竭盡全力去調配相關的設備,但還需要一個過程,在沒有ICU的情況下,病人病情發生了變化,治療會比較費力,當地醫院還缺乏“武器”,也就是專業的重病急救設備。
努力去安撫焦慮、無奈的患者
新京報:病房里的情形怎么樣?
唐子人:無助、無奈的情緒比較重。有些是焦慮,這是人的應激反應,不那么可怕;有些人已經無奈,很淡漠,這是更大的悲傷,我們要努力去安撫他們。
新京報: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唐子人:群體性發病,夫妻、母女,甚至全家感染,全部都住院,給人沖擊很大。
新京報: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什么時候?
唐子人:平時是看不到的,只在SARS和這次見過。17年前我接診過一個“非典”患者,三十多歲的司機,工作時被感染,然后感染了家里11口人,最后去世了7人。
我們現在見到有些家人在一起住院,有些在不同的醫院住院,這種群體性發病不光影響個人,對整個家庭沖擊很大,帶來很強烈的心理壓力。
新京報:碰上這樣的情況怎么安排?
唐子人:我們會考慮患者具體病情,如果病情較重,會將他們分在不同的病房,否則眼睜睜看到親人病情加重甚至去世,對另一個人是巨大的心理傷害,我們會匯報彼此的情況,但不會讓他們見面。如果是輕癥,可以放在一起,發揮親情的撫慰作用。
從新兵到老將 要扛起全隊的責任
新京報:這次為什么報名?
唐子人:疫情從發生到蔓延速度很快,一開始不知道會不會派醫療隊,提前給醫院打了招呼。我覺得這是醫生的職責和擔當吧,總要有人去。我今年五十了,自認為還可以上一線,家里人是有些擔心,但也支持。
新京報:和你之前上“非典”相比,這次要面對哪些變化?
唐子人:“非典”的時候我是兵,可以義無反顧地向前沖,做好自己就行。現在我是領隊,要保證每個人的安全。朝陽醫院來了14個人,年輕醫護居多,其中還有90后,我要關心每個人的心理狀態。
新京報:醫護人員的心理狀態怎樣?
唐子人:恐懼一定有,這是人之常情。日常醫療醫生專心治病救人,不用考慮自己的安危,現在是新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對它的了解還在持續中,救人的同時,醫生可能會感染,并肩作戰的同時也可能倒下。其次,上戰場是有心理曲線的,聽說要去前線的時候、剛剛到達戰場的時候,腎上腺素分泌,情緒高昂,但這種激情不會一直持續,隨著壓力增加,會有情緒回落,一定要了解和正確處理這些問題。
新京報:怎么去調解大家的情緒?
唐子人:可以出去的時候,我給大家買一些甜食,攝入糖分能帶來愉悅;帶他們做點游戲,鍛煉身體,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個體的力量很薄弱,但融入集體,就能消解恐懼。我跟他們說,有任何事情隨時溝通交流,不滿意的地方一定要說出來。這次我們來了12家醫院、多個科室,到了當地,也要和武漢的同仁擰成一股繩,會有一個磨合的時間,溝通非常重要。
新京報:你現在對“新冠”是怎么看的?
唐子人:相比17年前,我們對新疾病的研究和管理有了質的提升,現在很快就測出了基因序列,制定了管控措施,雖然不能指望一個神藥出現疫情就完全破除了,不過全國上下都在努力,我相信最終一定有辦法打贏這場戰爭。之后,我覺得人們要增強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2月8日 武漢 陰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要開新病房了
【日志記錄人】
王軍紅 國家醫療隊隊員、北醫三院急診科醫生
今天是元宵節,來武漢的第14天。昨天北醫三院第3批隊員跟我們前兩批隊員順利匯合。
昨天,下夜班后我們搬到了離醫院24公里的酒店。雖然通勤遠了很多,但想到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們在一起,心里還是說不出的高興、激動。
任務緊,時間短,第三批隊員有些人還沒有來得及跟家人告別就背上行囊、拉著行李箱趕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急診科的田慈,沒有跟著第二批一起來,一度非常傷心,當昨天下午通知能夠援鄂時,她高興得跳了起來,自己的滿腔熱血終于可以揮灑了。她說,等我女兒長大了以后,一定能為她這個勇敢的媽媽而驕傲。還有付源偉醫生,他的愛人也是急診科醫生,兩個人都報名了,他們的女兒才7個月。他說:“作為湖北人,時隔11年,重返江城,我曾經學習和生活的地方。這曾經是個充滿生機的城市,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一定要為春暖花開的武漢做些事情,we are 伐木累。”還有消化科的陸浩平醫生,他說:“昨天下午收到緊急召集,今天一早就以北醫三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成員的身份,作別北京的寒風冷雪,迎向武漢的流云行雨,大家攜手同行,即是征程千萬里也無可畏懼。”
今年的元宵節有些特別,小湯圓在碗里顯得格外歡快。今天晚上又要開新病房了,新隊員和老隊員合作,新來的小伙伴都在積極準備。一江春水向東流,希望疫情盡快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