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以“為父母好”為名侵犯老人合法權益
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三批老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其中有一起“任某訴李某合同糾紛案”:老人任某將其剩余存款交由其子李某保管并安排供自己養老使用,后任某提出從該存款中支取3000元用于生活,遭到李某拒絕。法院判決李某返還任某相關款項。該判決依法保護了老年人對財產的自由處分權,明
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三批老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其中有一起“任某訴李某合同糾紛案”:老人任某將其剩余存款交由其子李某保管并安排供自己養老使用,后任某提出從該存款中支取3000元用于生活,遭到李某拒絕。法院判決李某返還任某相關款項。該判決依法保護了老年人對財產的自由處分權,明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投資養老、以房養老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實質是非法吸收社會資金,擾亂金融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昨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1年第三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遠離非法金融活動,保護自身權益。手法一以投資養老為名詐騙養老錢一些不法分子打著投資養老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