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9歲的老人患白內障,到南充博視眼耳鼻喉專科醫院做手術。家屬交清3500元包干費用后,老人上了手術臺。主刀醫生這個時候勸老人用更好的晶體,家屬再交1400元。這1400元,醫院開具的不是稅票,而是收據。
王大爺是西充人,3月5日,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南充博視眼耳鼻喉專科,做“晶體脫位”及“白內障復明”手術。由主治醫生李龍接待就診并安排手術,在“看病”過程中雙方約定價格3500元,然后安排住院和手術。
(圖片由家屬提供)
黃先生介紹,當他姑父王大爺躺在手術臺后,李龍便問是否要安裝好點的晶體?“我姑父人在手術臺上被他這么一問頓時便覺得緊張了,迫于當時的情景,只能同意。李龍安排人叫家屬再次繳納1400元。再次交費后,當天下午,李龍為王大爺做了手術,手術花了四五十分鐘。
得知手術臺上加價后,第二天,黃先生去醫院找李龍理論,李龍當場表示可以退還這1400元。家屬納悶了:1400元,隨便交,也隨便退,到底用的是什么晶體?多收1400元,會不會還用原來商定的晶體?看到手術成功的份上,黃先生答應醫院退還1400元。黃先生說,這時李龍突然變臉開罵。黃先生就沒同意退款,離開了醫院。
黃先生向封面新聞記者展示其姑父家人向醫院的交費證據,總共分兩次交了4900元,第一次3500元,醫院開的是兩張發票,一張為2000元,另一張為1500元;手術臺上再加價交的1400元,醫院開具的不是發票,而是一張收據。
(圖片由家屬提供)
主刀醫生李龍介紹,切開2.8毫米切口后,發現囊袋完好。“如果用更好的晶體,術后效果更好,晶體壽命更長。如果按原計劃用一般的晶體,則需切開6毫米的切口,創傷較大,術后效果也沒這么好!“
黃先生對主刀醫生說法并不認可,專業眼科醫應對手術復雜性有充分預判,上手術臺前就要把費用說請楚。而不是已經切開后再勸患者用更好的材料!業內人士表示,這是民營小醫院的“低價“營銷策略,如果開始就把手術復雜性說夠,勢必價高,會嚇跑部分病人。而上手術臺再加價,哪跑得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