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孤獨癥兒童需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4月2日是第17個世界孤獨癥日。對于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而言,他們面臨的困難無時無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這些孤獨癥孩子往往因為與周圍環境的溝通障礙而感到孤獨和無助,而他們的家庭也常常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經濟壓力。給孤獨癥兒童更多的關愛,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廣泛而持久的愛心匯聚和愛心接力。 要從社
4月2日是第17個世界孤獨癥日。對于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而言,他們面臨的困難無時無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這些孤獨癥孩子往往因為與周圍環境的溝通障礙而感到孤獨和無助,而他們的家庭也常常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經濟壓力。給孤獨癥兒童更多的關愛,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廣泛而持久的愛心匯聚和愛心接力。 要從社
中新網廣州12月19日電 (記者 蔡敏婕)“目前有不少臨床研究證明,中低強度的有氧訓練對心臟病人的術前干預或術后康復都有改善的作用?!敝猩酱髮W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外科醫生翁任楠近日在廣州舉行的“2023全民生活方式促進專家論壇”上表示,心肺功能的康復訓練需要落實到更具體的細節方面,比如運動強度、運動類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民政部、財政部等八部委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意見》提出,力爭到2022年,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達到6人、康復治療師達到10人,到2025年,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達到8人、康復治療師達到12人。實現康復醫療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服務方式更加多元
一例兒童斜視,或許被診斷為需要手術,或許可以通過眼部肌肉的康復訓練糾正回來;一例習慣性脫臼,或許會被診斷為需要手術,或許可以通過韌帶的康復訓練改善;一例中風患者,在進行溶栓或手術之后,無縫銜接的康復極有可能讓他行走如初……“過去人們覺得康復是看護、照顧,沒什么技術含量,現在慢慢認識到康復是一門科學。
中新網哈爾濱3月4日電(記者 王妮娜)黑龍江省殘疾人聯合會4日發布消息,未來5年,黑龍江省將推進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康復救助工作,做到全省0-6歲聽力殘疾兒童發現一例、救助一例、康復一例,實現0-6歲聽力殘疾兒童應救盡救?!笆濉逼陂g,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四醫院是黑龍江省人工耳
今天(3月3日),是第22個全國愛耳日。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人人享有聽力健康。據統計,我國聽力殘疾兒童每年新增約2萬人,盡早進行搶救性康復將極大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2020年各地殘聯為4萬多聽障兒童實施了人工耳蝸手術和術后康復訓練。在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聽力障礙兒童小锘正在接受康復訓練。3歲9
中風的致殘率非常高,盡早進行康復訓練對患者功能障礙恢復以及預后十分關鍵。早期的肢體康復訓練包括:床上關節活動度訓練、良肢位擺放、床上坐位訓練、體位轉移訓練、站立訓練等。床上關節活動度訓練是由肢體康復治療師被動活動肢體關節,促進肢體肌力和肌張力的恢復。良肢位擺放是利用各種軟性靠墊,將患者置于舒適的抗痙
昨日是第二十九次全國助殘日,以“自強脫貧助殘共享——愛·助小康”為主題的北京市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在通州區文化館和通州區中倉街道溫馨家園舉行。中倉街道溫馨家園推出的用科技手段幫助智力殘疾人康復的服務項目引起參觀者的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殘聯了解到,本市目前已建起492個溫馨家園,已就近就便服務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