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特殊細胞能精確狙擊卵巢瘤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科學家發現,一種特殊的自然殺傷(NK)細胞——適應性自然殺傷(aNK)細胞,能夠像免疫系統家族的“狙擊手”一樣,記住并精確狙擊卵巢腫瘤。這項發表于《癌癥免疫學研究》雜志的最新突破,為開發出更強大的癌癥免疫療法提供了新思路。NK細胞是白細胞,在防御病毒感染和應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科學家發現,一種特殊的自然殺傷(NK)細胞——適應性自然殺傷(aNK)細胞,能夠像免疫系統家族的“狙擊手”一樣,記住并精確狙擊卵巢腫瘤。這項發表于《癌癥免疫學研究》雜志的最新突破,為開發出更強大的癌癥免疫療法提供了新思路。NK細胞是白細胞,在防御病毒感染和應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名為體積DNA顯微鏡的革命性成像技術。該技術可“從內到外”繪制生命3D圖,科學家通過標記和追蹤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構建出復雜的遺傳物質3D圖,進而提供前所未有的生物體內視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傳統的基因測序方法雖能揭示樣本中豐富的遺傳信息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主導的一項研究揭示,DNA和RNA的表觀遺傳學協同調控比過去想象的更加緊密。這項發表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上的研究,結合了DNA和RNA研究結果,指出這兩種調控方式共同作用,形成一個互補系統:DNA表觀遺傳學決定了哪些基因可以被激活,而RNA表觀遺傳學則動態調整這些基因的表達水
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內外科醫學院團隊開發了一種創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通用表達轉換器(GET),該模型能夠精確預測人類細胞內的基因活動,為理解細胞內部工作機制提供了全新視角。這項突破性成果可幫助科學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從癌癥到遺傳疾病等一系列健康問題,推動醫學研究向前邁進一大步。相關論文發
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發布迄今最精細的黑猩猩腦圖譜——黑猩猩腦網絡組圖譜。該圖譜的發布不僅為比較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也為理解人腦演化提供了新視角。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創新》雜志。黑猩猩是人類最親近的靈長類動物之一,盡管其大腦的體積只有人類的三分
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DNA因其標志性的雙螺旋結構而廣為人知。但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科學家發現,人類基因組還含有超過5萬個不尋常的結狀DNA結構,稱為i-基序。最新一期《EMBO》雜志發表了這些獨特DNA結構的第一張綜合圖譜,揭示了它們在與疾病有關的基因調控中的潛在作用。2018年
為何男性更易罹患胃癌、肺癌等非生殖系統癌癥,而女性則更易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這些問題是醫學界尚未解開的難題。日前,《自然》發表了一篇論文,解析了雄激素在性別差異中的作用。論文研究對于理解性別差異性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以及開發針對性診療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該研
就在剛剛過去的9月,意大利神經科學家安德里亞·沃爾特拉宣布在人腦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細胞。據沃爾特拉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論文所述,這是一種對大腦功能至關重要的新型細胞。這種細胞存在于小鼠和人類大腦的多個區域,在結構和功能上表現出混合性質。此外,這些細胞對記憶以及大腦對運動的控制具有增強作用。多年來,沃
科技日報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自然·代謝》31日發表的一項生物技術突破稱,科學家實現了用電流在改造的人類細胞里激活基因表達。這是一項以糖尿病小鼠為模型的概念驗證研究,實驗系統可激發工程改造的人類細胞產生胰島素。這一成果有望帶來一種能編程活細胞的新型可穿戴設備。可穿戴電子設備被用于監控健
不明原因兒童嚴重急性肝炎,顧名思義,其病因和發病機制一直未明且在研究中。現在3項獨立研究指出,2022年以來的不明原因兒童肝炎病例增加,與Ⅱ型腺相關病毒(AAV2)這種常見的兒童病毒有關。但遺憾的是,目前依然不能確定AAV2究竟為肝炎的致病原因,抑或僅僅是對另一種病毒感染的提示。“元兇
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一款新工具,可預測不同飲食對癌細胞和健康細胞的影響。最新研究有助于揭示與不同營養素相關的微妙代謝變化,提高人們對飲食與疾病之間聯系的理解。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i科學》雜志。代謝指一系列使生物體利用環境中的營養物質發揮作用的過程,飲食中糖、脂肪和蛋白質的相對含量決定了細胞可獲得多少
“他喜歡隨地吐痰,這一點隨他爸!”“她除鼻子外,跟她媽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鼻子顯然像她爸。”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類似話語不絕于耳。在評價孩子像爹還是像媽這方面,“吃瓜群眾”也可謂興趣盎然。其實,我們自己也曾無數次在心里探究過,自己與父親或母親的相似之處。那么從遺傳角度來說,在塑造我們個人方面,
“那天加完班回家后,我對著鏡子撩開頭發,被自己的發際線嚇了一跳。”回憶起決定植發的那個夜晚,28歲的沈浩記憶猶新。沈浩是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雖然工作也就一年多,但加班到深夜的日子數都數不過來。每天和代碼打交道的他十分內向,而發際線上移更讓他沉默寡言,“整天戴著帽子,自己都嫌棄自己”。像沈浩這
美國研究人員最新開展的一項小鼠實驗顯示,綠茶提取物結合運動可大幅降低肥胖相關脂肪肝的嚴重程度。這項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美國《營養生物化學雜志》上。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讓被喂食高脂肪食物的小鼠連續16周進食一定量不含咖啡因的綠茶提取物,并定期在“跑步機”上跑步。結果顯示,它們肝臟的脂質沉積僅為
10月24日,我國科學家“以茶為令”啟動人工設計的基因調控系統,進而治療糖尿病的研究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作為封面文章在線發表。這項在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中得到驗證的研究隨后卻被誤解為證明了喝綠茶能治糖尿病。(10月31日《科技日報》)對于科學研究成果,進行想當然式地隨意發揮與曲解,這種做
美國研究人員經由小鼠實驗發現,嬰兒期過度喂養能夠改變基因表達,或加快機體衰老。貝勒醫學院研究人員把剛出生的小鼠分為兩組,一組在21天內不限量進食,斷奶時體重超重;另一組作為對照組正常進食,斷奶時體重正常。研究人員分別在小鼠21天大和6個月大(分別相當于人類的嬰兒期和中年)時對它們的胰島細胞基因組做脫
與二手煙一樣,煙民身上的“淡淡煙草味道”也會對他人構成健康風險。近日公布的一項國外研究顯示,這種三手煙同樣會損害人的呼吸系統上皮細胞,長期接觸將增加患癌風險。三手煙是指煙民“吞云吐霧”后沾染在衣服、墻壁、地毯、家具,甚至頭發和皮膚等表面的煙霧殘留。發表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開放》上的一項研究
一個美國科研團隊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將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與基因編輯技術相結合,成功從小鼠基因組中清除了艾滋病病毒,向治愈人類艾滋病邁進一步。論文高級作者、美國坦普爾大學劉易斯·卡茨醫學院教授卡邁勒·哈利利說:“我們的研究顯示,相繼實施抑制艾滋病病毒復制的療法和基因編輯療法,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