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臥底”詐騙群 “沉浸式”反詐
“這個軟件內部類似于賭博頁面,但是詐騙分子把它偽裝成一個慈善軟件,子菜單頁面都改成公益、捐獻等內容,這樣就給大家一種自己是在做公益項目的錯覺,放松了警惕。”2023年12月22日,在2023“青春無詐”校園反詐防騙短視頻征集活動揭曉及交流會上,東北大學冶金學院研究生郝云龍和現場的大學生分享了自己與
“這個軟件內部類似于賭博頁面,但是詐騙分子把它偽裝成一個慈善軟件,子菜單頁面都改成公益、捐獻等內容,這樣就給大家一種自己是在做公益項目的錯覺,放松了警惕。”2023年12月22日,在2023“青春無詐”校園反詐防騙短視頻征集活動揭曉及交流會上,東北大學冶金學院研究生郝云龍和現場的大學生分享了自己與
據報道,11月1日17時,北京市朝陽區接昌平疾控部門通報,2名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分別呈陽性和單基因陽性。核酸檢測結果為單基因陽性?這個術語一出來,成為全網的“迷之單陽”。核酸檢測千萬次,之前為啥沒出現?“單陽”又該咋解讀?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連線了業內專家。核酸檢測到底咋工作?“‘單陽’結果幾率一般比較小
處罰力度有待加大,如果不行騙,顯然取證難從而加大查處難度,即使這位“臥底”的副局長也是悄悄錄下視頻留下證據,一個重要原因是老人對健康很重視,局長“臥底”來查處保健品騙局能夠產生良好效應。提高老人防騙技能,騙局被戳穿處理,網友紛紛點贊,放大執法效果,提高
6月初,讀者向先生來信稱,他求職時發現有多個公司,讓員工冒充健康專家忽悠老年人買藥。武漢晚報記者按向先生所說,制作了一份求職簡歷放在網上,沒想到竟吸引了13家“保健品銷售”公司前來招攬。這些公司坦言工作內容就是把保健品當藥賣。在隨后的“求職”過程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