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慢阻肺病防治重點在基層
今年的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主題為“肺系生命,刻不容緩”。當天,2023中國慢阻肺病防治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王辰表示,慢阻肺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但公眾對該疾病知曉率低,檢查肺功能和接受規范治療的慢阻肺患者比例也很低。慢阻肺病俗稱“老慢支”“慢喘支”,它有“三高”
今年的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主題為“肺系生命,刻不容緩”。當天,2023中國慢阻肺病防治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王辰表示,慢阻肺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但公眾對該疾病知曉率低,檢查肺功能和接受規范治療的慢阻肺患者比例也很低。慢阻肺病俗稱“老慢支”“慢喘支”,它有“三高”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記者田曉航、李恒)罕見病診療確診難、缺少藥、藥價高,是世界性的醫學難題。記者從23日在京舉行的中華醫學會第一屆全國罕見病學術年會上了解到,國家罕見病直報系統已收集78萬個罕見病病例,我國初步建立罕見病“防、治、研”國家體系,加速破解罕見病診療和用藥保障之困?!凹s80%的罕見病
當今社會,惡性腫瘤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第一大殺手”,嚴重影響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在不久前結束的第29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儀式上,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表示,要防治癌癥,民眾意識覺醒和有效行動、衛生防控政策的落地、醫療和康復專業技術的提高,缺一不可,需要充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病患病率為13.7%,在單病種死亡率和疾病負擔中排名第三。權威專家表示,與其他慢病、常見病相比,我國在慢阻肺病照護領域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需盡早進行篩查和干預。慢阻肺病高危人群中吸煙人群占
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開幕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高曉笛用手語“演唱”國歌。當晚的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委員邰麗華帶著聽障人士組成的手語舞者“唱”國歌,感動了眾多網友。被感動的同時,也有代表委員關注到聽障人士面臨的困難。今年,全國人大代表雷冬竹帶來了一份“強化聽力殘疾醫療救助”的建議,她
中新網廣州3月1日電 (記者 蔡敏婕)為促進我國哮喘規范化診療水平的提高,“全新呼吸”中國哮喘患者在線登記數據庫系統建設項目近日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二期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計劃通過建立哮喘規范化管理和治療的示范區,通過移動互聯網醫療技術,建立中國哮喘患者管理協作網絡和數據庫,提高中國哮喘患
中新網廣州9月24日電 (蔡敏婕 王志敏)“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學高峰論壇暨首屆醫學科技周”24日在廣州舉行。論壇上成立廣東省醫學科學院院士聯合實驗室,加速大灣區醫療科研成果臨床轉化。本次論壇由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醫學會指導,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主辦。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2000—2015年,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由31.90/10萬上升至45.29/10萬,年均增長率為3.3%,顯著高于全球乳腺癌發病的增長速度。”6月25—27日,在天津國際乳腺癌大會上,大會主席、天津市抗癌協會理事長、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院長郝繼輝教授呼吁,乳腺癌仍是中國女性第一高發惡性腫瘤,亟
中新網廣州3月2日電 (蔡敏婕)乳腺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乳腺癌單病種首席專家、內科乳腺病區主任王樹森教授近日介紹,在規范治療的前提下,患者有望長期帶瘤生存。未來乳腺癌將逐漸成為眾多慢性病的一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顯示,20
冬季的黃土高原,寒風呼呼作響,陜西省清澗縣馬家岔村村民馬增富拄著木棍出門了。他今年73歲,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2年前確診膀胱癌,為此還做了一場大手術。如今,這位老漢在山上放30多只羊也不費勁,吆喝聲響徹山谷。前來回訪問診的馬家岔村村醫徐晶很驚訝:“你能爬這么高!”每隔一段時間,她就要上門給村里的
中新網福州1月25日電 (丘一涵)如何遏制醫療費增長過快,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如何防范醫保被動買單和欺詐騙保?對此,廈門市進行有益探索,率先建立起“三位一體”醫?,F代化治理模式。據廈門官方25日透露,廈門持續推進支付創新、藥采創新、監管創新,每年節約和挽回醫?;鸾?0億元,近3年累計為企業少征
昨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藥品落地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访鞔_,對適于門診治療、使用周期較長、療程費用較高的談判藥品,可根據基金收支情況,通過納入門診特殊病種保障、探索單病種付費等方式,減輕患者負擔。有條件的地方,可積極探索長期處方政策
“過去我們經常說‘人活七十古來稀’,現在身邊像我這樣八九十歲的老人比比皆是,四世同堂盡享天倫之樂不是奢望?!痹诒本┦械貕珗@,剛剛鍛煉完身體的牛大爺笑瞇瞇地對記者說。新中國成立至今70年間,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口年齡結構也處于巨變之中。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