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如此高溫,為何還能滋生細菌
國外研究人員在微波爐中發現了多種耐極端環境的細菌,相關論文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微生物學前沿》上。對此,有網友稱,沒想到經常處在高溫環境中的微波爐竟是“細菌窩”。那么,為什么這些細菌可以在高溫環境下生存?怎么對微波爐進行徹底清潔?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微波爐并非無菌凈土微波爐是一種通過制
國外研究人員在微波爐中發現了多種耐極端環境的細菌,相關論文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微生物學前沿》上。對此,有網友稱,沒想到經常處在高溫環境中的微波爐竟是“細菌窩”。那么,為什么這些細菌可以在高溫環境下生存?怎么對微波爐進行徹底清潔?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微波爐并非無菌凈土微波爐是一種通過制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美國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領導的一個團隊,在已知的蚊子“感覺能力清單”中又新增加了一項——紅外輻射感知能力。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埃及伊蚊等蚊子利用多種線索從遠處定位宿主。這些線索包括人類呼出的二氧化碳、氣味、視覺、皮膚散發的對流熱以及人體散發的濕度。然而,這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張佳欣)現有的電子皮膚會隨材料拉伸而降低傳感精度。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可拉伸電子皮膚,解決了這項新興技術的一個主要難題。這種電子皮膚很有彈性,為機器人和其他設備提供類似人類皮膚的柔軟度和觸摸靈敏度,有助其執行需要極高精度和控制力的任務。研究論
8月23日,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在一篇發表在《自然》雜志的論文中表示,美國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首次發布了完整的人類Y染色體基因序列,這是最后一個被完全測序的人類染色體。在此次研究中,一個意想不到的有趣發現是,在過去的研究中,Y染色體DNA曾多次被錯誤地認為是細菌DNA。如今,科學家終于能夠將二者區
7月18日中午,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突破35攝氏度高溫線,迎來該站今年第27個高溫日。不只北京,連日來全國多地氣溫“狂飆”,讓人們備受“烤”驗,導致電風扇、空調等“清涼家電”銷量飆升,其中就包括空氣循環扇。2023年6月中旬,國內某知名電商平臺發布的《618“家消費”新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5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