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西美整形外科門診部“使用就診患者照片作推廣” 被罰3萬元
中國網財經3月24日 日前,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涉及“西安碑林西美整形外科門診部醫療廣告案”。公告顯示,西安碑林西美整形外科門診部在其自設網站使用以往在其門診部就診患者的照片作為推廣和證明。違反了《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七條第(六)項之規定,被處罰款3
中國網財經3月24日 日前,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涉及“西安碑林西美整形外科門診部醫療廣告案”。公告顯示,西安碑林西美整形外科門診部在其自設網站使用以往在其門診部就診患者的照片作為推廣和證明。違反了《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七條第(六)項之規定,被處罰款3
馮女士是嘉興桐鄉人,她去年做了個鼻綜合手術,給鼻子植入了一個假體。可按照她的說法,術后一個月到現在,這個假體一直在她鼻子里晃來晃去。“鼻子里的假體就像是水,晃晃腦袋,假體也會跟著晃”,馮女士找到記者時,傷心的情緒按捺不住。事情還要從去年六月份說起,當時馮女士經過小姐妹介紹,來
珠海韓妃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在其網站頁面宣稱世界級整形技術被罰10萬元當事人于2019年2月份起,在“珠海韓妃醫療美容” ZHuhaihanfei微信公眾號自行制作發布的“韓妃概況”之“韓妃簡介”頁面發布“國內
陽泉市百林醫藥有限公司哄抬口罩價格2020年1月,陽泉市市場監管局價格監督檢查科在防疫用品及醫療器械市場進行價格巡查中,發現陽泉市百林醫藥有限公司存在涉嫌高價銷售口罩的行為。依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關于及時查處和從嚴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執法人員于檢查當日
2019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廣告導向管理,加大虛假違法廣告查處力度,全年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廣告5604件(其中互聯網廣告案件占80%),處罰沒款1.02億元。其中包括上海江城皮膚病醫院有限公司違法廣告案 當事人在第三方醫美APP宣傳其醫療美容服務時使用4 名女性患者治療前后的面部對比圖片,經查實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今天,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泉州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發布《2019年度侵犯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件》。其中,泉州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違規發布醫療廣告,被執法部門罰款15000元。2019年11月4日,泉州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案件線索,依法對泉州愛爾眼科
2019年12月11日華商報讀者來電:2019年1月在曲江創客大街巴黎星美美容醫院做鼻部整容,但沒有做好鼻子做歪了,2019年4月份修復一次也沒有修復好,醫院至今都不配合處理。2019年12月11日華商報向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函咨詢。2019年12月31日收到回函:市民投訴的醫療機構名稱為:西安巴
去年4月,常德50多歲的謝女士,在長沙“開福研美”醫美機構交了10萬元準備接受抽脂及臉部提升手術,為了保險起見,她專程預約了體檢,結果顯示血壓偏高,因此醫生不建議抽脂。但雙方協商時,該機構工作人員卻表示,要退款可以,但必須扣除一筆4.75萬元的提成費!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花4萬多元辦了張消費返利卡,手術還沒做,美容醫院竟然人去樓空。今年11月份,在濟南工作的吳麗(化名)經朋友介紹,濟南優萊美整形美容醫院辦理的儲值卡充值了4萬多元,預約明年1月在該醫院做手術。然而不久前,她突然發現醫院員工頻繁辭職,提出想退款,醫院負責人卻不出面處理。讓她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12月2日
成都譽美醫院在其官網發布“我院從1997年開始行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近萬例,都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等內容的醫療廣告,當事人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其真實性,廣告宣傳內容無事實依據,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成都市成華區市場監管局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款5
去年1月,張先生在杭州鳳起路上的新生植發做了植發手術,他說現在過了一年多,感覺植發的效果不好,而且頭皮會發癢,還在掉頭發。杭州新生醫療美容門診部01“新生”植發后頭皮發癢掉頭發張先生今年28歲,他說2017年7月開始,發現自己頭頂上有脫發的跡象。張先生:“反正是脫
新華社太原7月13日消息,韓國籍美容“專家”在五星級酒店進行專業面診,注射“高端”美容針劑,本以為從此可以美麗動人,誰曾想,七八千乃至上萬元一支的美容針劑,進價才兩三百元;雍容華貴的外籍專家,也是“三無產品”,在國外竟是打掃衛生
宏觀:中國將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根據《國家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國家發展改革委正牽頭組織研究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以更有效預防和化解國家安全風險。具體措施將于近期出臺。易綱罕見表態!匯率紅線、貿易談判等都有說法了易綱認為,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是非常有益的,中
打著“高科技”的旗號,以免費旅游、免費食宿、參觀考察為誘餌,通過事先調查老年人的不同健康需求冒充細胞專家針對老年人的“痛點”。一對一地吹噓、夸大產品的功效并以高額的價格大肆推銷行騙的犯罪團伙,這次終于栽了!近日,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
在手術進行半小時后,醫生以“會診金”的名義向患者家屬索要了1.1萬元,且不得轉賬,必須得用現金。江蘇徐州沛縣中醫院的這樁“怪事”引發患者不滿。近日,江蘇徐州沛縣一位患者家屬楊帆向澎湃新聞稱,他向當地12345投訴后的當天中午,醫院便退還了上述款項,并隨
近日,龍崗區橫崗衛生監督分所接到群眾舉報,獲悉有一名環衛工人在一間出租屋外收垃圾時被針頭扎傷。接到舉報后,橫崗衛生監督分所監督員根據線索,抓獲一名非法行醫者。該非法行醫者被處罰款10萬元。據了解,橫崗衛生監督分所執法人員根據線索在一間出租屋內當場抓獲一名正在行醫的男子。該男子在2017年10月31日
泉州市鯉城區一名醉漢腦部受傷倒在地上被醫院當成普通醉酒者送去醒酒因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等原因去世。近日央視《今日說法》報道了泉州市鯉城法院審理的這起醫療糾紛案件最終法院判決泉州市中醫院、成功醫院共賠償死者家屬損失約54萬元。 事件 醉漢暈倒送醒酒 昏迷后搶救無效死亡2017年1月5日7時許,51歲
山東一家生物公司將流感、狂犬病疫苗等多種藥品銷售給沒有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資質的個人,銷售額達到593萬元。近日,該公司及五名相關責任人被判處非法經營罪,分別被處以罰金或有期徒刑,其中公司法定代表人獲刑十年。 公司被罰100萬 四名直接責任人獲刑濟南市市中區法院發布的(2017)魯0103刑初40號判
原本只是準備花68元到美容店洗臉,又交了980元打算除皺紋,最終,李樹英(化名)被四川成都金堂“鮮女”美容院的一名員工,帶到成都武侯區的四川圣麗整形美容醫院,辦理了4萬多元的分期貸款,進行除皺術。直到收到兩家網絡貸款平臺的信息,讓其按時分期還款之后,這位幾乎不識字的農婦才恍然
從1983年確定至今,俗稱“3.15”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已經陪伴著我們走過36個年頭了。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3.15”維權是一年一度的提醒和慶典;對當事人而言,維權卻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即使努力了也未必有結果。 90
1小時全臉微整竟收19.9萬元美容美發店違規從事“超聲刀”醫療美容被罰長江日報訊(通訊員李謀 記者馬輝)武昌區紫陽路永琪美容美發店因違反《廣告法》和《執業醫師法》,日前分別被市場監管部門和衛計部門各罰款1萬元。有消費者舉報稱:2016年初夏,她在武昌區紫陽路永琪美容美發店辦了
網友曝料,江西省南昌市一名女孩意外懷孕后,聽信網絡搜索推薦,去南昌建設醫院做人流手術(民營醫院),手術中醫生以其患有宮頸糜爛為由要求加錢9790元治療,整個手術花費14512元。3月6日,該院回應記者稱,醫院收費正規,手術中醫生要求加錢自然是新發現疾病需要治療。南昌市西湖區衛健委則表示,已介入調查。
1243萬!錢江晚報披露的壟斷藥企被重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細數涉案藥企三宗罪,發言人回應本報稱將嚴厲打擊壟斷涉案的湖南爾康正試圖收購河南九勢不低于51%的股份,如成功將一家獨大錢江晚報持續關注、跟進報道了半年多撲爾敏原料藥壟斷事件,近日有了結果。1月2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消息,重罰兩家濫用
近日,民權縣檢察院案管中心受理了一起以賣祛痛貼為幌子,實為涉嫌詐騙的犯罪集團案件。2017年以來,以朱某、劉某、陳某為首的團伙在鄭州成立了鄭州某商貿有限公司,并設立多個分公司,進行違法活動。該集團進行公司化運行,統一管理,分工協作,利用微信、微博等現代化技術進行宣傳,并冒充醫療康復師、著名老中醫或專
11月14日,上海市虹口區檢察院提起的上海首例食藥品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虹口區人民法院一審開庭。此前,虹口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某醫藥公司出售的減肥膠囊套餐中被檢測出西布曲明成分。據了解,西布曲明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服用后發生嚴重、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我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