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如何養生?春季養生重在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具體可以從飲食、起居、精神和運動等方面進行養生。今天小編總結了一個簡單的春季養生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一、合理飲食:清淡宜
春季養生,飲食調整的作用也很重要。馬建總結了以下幾點:
1、飲食清淡-消春火。春天的人容易著火,舌苔發黃,口苦咽干等情況頻發,飲食清淡,避免油膩、冷卻和刺激性食物。有明顯起火癥狀的人可以吃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蓮子心浸水等失火食物。
2、辛甘之品-助春陽。稍微有些辛味的東西,如蔥、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養春氣的食物。唐朝的女兒方有兩三月容易吃韭菜的說法。吃這些東西對人體春天的陽光有好處。
3、少酸甘-保護脾胃。春天是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適當吃辛溫升散的東西,冷粘的東西要少吃,不要傷脾胃。因此,春天應該適量吃甜食,不要吃酸的食物。
4、黃綠蔬菜-防春困。春困使人身體疲勞,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蔬菜,如胡蘿卜、南瓜、西紅柿、青椒、芹菜等,有助于恢復精力,清醒頭腦。
5、精選食物-少生病。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后,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害人體致病。因此,飲食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塔菜、芥末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效果的胡蘿卜、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強化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皮細胞的功能,可以抵抗侵入。
6、胃腸疾病——要當心。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在春天容易發作,飲食應避免攝取富含肌酸、布丁堿等物質的肉湯、雞湯、魚湯、動物內臟和刺激性調味料,這些食物具有強烈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形成氣體引起腹脹,增加胃腸負擔。
7、祛痰養肺-安全。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也容易在春天發作,應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如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有助于減輕癥狀。
值得一提的是,多喝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在早餐和晚餐中吃溫腎壯陽、健脾胃、益氣養血的保健粥,如雞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豬肝粳米粥等。另外,適當食用蔥姜蒜,也稱為食物中的速效感冒片,有效預防感冒,也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二、夜臥早起:調整精神
首先,春季養生要注意精神調整和睡眠起居。馬建指出,春屬木,與肝相應。肝主疏泄,志向憤怒,抑郁喜悅。因此,春天的養生,要戒除憤怒,避免情緒憂郁,心胸開闊,樂觀愉快。馬建建議大家到戶外散步,舒展身體,飯后、睡前適當散步,消食化氣,無思無慮,心身得以休養,神清氣爽。但是,要注意春天特別是初春,乍寒冷,要注意增減衣服,防止春天的溫度發生,需要適當地按住春天。春季正常睡眠尤為重要,應堅持夜臥早起,遵循天人相應,順應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和特點,合理調整四季睡眠與養生,進而增強人體適應自然的能力,避免疾病發生。
三、適量運動:逐進
再次,春季養生應加強鍛煉,即所謂運動調整。馬建說,冬天,人體的新陳代謝,比化氣多,各臟腑器官的陽氣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春天過后要加強鍛煉。馬建議去公園、廣場、草坪、樹林、河邊、山坡等環境舒適的地方,玩球、跑步、拳擊、操作,形式不拘束,盡量多活動,有序增加春氣,增加陽氣,滿足春夏養陽的要求。年老行動不便之人,趁風日融和、春光明媚之時,可在園林亭閣虛敞之處,憑欄遠眺,以暢生氣;但不可默坐,免生郁氣,礙于舒發。鍛煉時需注意,經過冬季這個運動低潮期,人體肌肉松弛,關節、韌帶僵硬,中樞神經、內臟系統功能相對較弱,故要循序漸進,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防止外傷。另外,運動后還要加強保暖,避免傷風感冒。由于春季氣候較為干燥,運動中又要大量排汗,要及時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