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氣清風寒,應節約生冷,預防疾病。由于秋季天氣差異大,如果人們不注意預防,很容易患病或使舊病復發。因此,秋季應注意飲食保健。那么,秋季的飲食保健事項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秋季天高氣爽,空氣干燥,氣溫逐漸降低,濕度逐漸減少,天氣忽冷忽熱,變化急劇。在秋季,宜多食溫食,少食寒涼之物,以保護頤養胃氣。如果吃過多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會導致溫熱內蘊,毒滯體內,引起腹瀉、痢疾等,故有“秋瓜壞肚”的民諺,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要注意。飲食有節制益人,無節制則傷人。
平時要多飲茶水,以維持水代謝平衡,防止皮膚干裂、邪火上侵。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代謝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秋季的飲食保健事項是多吃豆類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膩厚味。秋季食物吃得豐富很重要,因為它既補充了夏季的消耗,又為越冬做準備,但也不能大吃大喝,要防止攝入熱能過多,應合理安排,做到平衡膳食。
秋季飲食中應少吃辛辣刺激、油炸、燒烤食物,還有忌食生冷,不潔食物以免引起腹瀉,要盡可能少食用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燒烤,以防加重秋燥癥狀。應貫徹“少辛多酸”的原則,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味能勝酸,故秋季要減辛以平肺氣,增酸以助肝氣,以防肺氣太過勝肝,使肝氣郁結。可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荸薺、葡萄、蘿卜、梨、柿、蓮子、百合、甘蔗、菠蘿、香蕉、銀耳、乳品等柔潤食物。
秋季飲食保健中應注意食飲定時,是為了讓胃腸生理機能維持正常的活動,使其有序進行消化,不至于紊亂或過勞。秋季的飲食保健事項應注意食飲定量,是為了避免胃腸超負荷活動,以防損傷胃功能,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病。老人和小孩消化力較弱,更應定時定量進食。在美好的節日里,吃的豐富當然重要,但是吃的健康更是重中之重!
調理飲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早餐食粥法來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這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
上述是對秋季的飲食保健事項的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提醒大家注意氣候變化,多吃新鮮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