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先生感冒幾天后兩只耳朵總是嗡嗡響,聽人講話也不清楚了。醫生仔細給他做了耳鼻咽喉方面的檢查,除發現他的雙側鼓膜充血外,雙側下鼻甲也出現紅腫,鼻腔有少量黏涕,鼻咽部充血。原來丁先生的耳鳴不是單純的耳病,而是由急性鼻炎引起的中耳炎所致。春季耳部不適拉響了鼻子有病的警報。
春暖花開,花粉隨風飄散,空氣中的細菌也活躍起來,隨著人的無論是急性鼻炎、鼻竇炎,還是慢性鼻炎、鼻竇炎,都有可能引起中耳炎,可有不同程度的耳痛、耳悶、耳鳴甚至聽力下降等癥狀。
上述耳部癥狀與鼻腔疾病有很大關系,主要因為耳鼻之間有一個相通的管道--咽鼓管(靠近鼻后部,鼻咽的側壁)。除了鼻炎,很多鼻腔的炎癥、腫瘤都有可能波及咽鼓管,引起耳部癥狀,導致中耳炎。
春季鼻炎引發耳部不適
細菌性或過敏性的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等都可引起中耳炎。其中,急性鼻炎可因感染直接蔓延而向鄰近器官擴散,引起咽鼓管黏膜充血腫脹而發生阻塞。同時細菌也可經咽鼓管進入鼓室。急性鼻炎最易并發中耳炎,小孩比較多發,因其咽鼓管較成人短而平,細菌更容易直接進入中耳腔。急性中耳炎如未得到及時治療,可引起流膿、鼓膜穿孔,還有些轉化成慢性中耳炎就比較難治。
在鼻咽部有個腺樣體,腺樣體肥大不但容易引起鼻腔、鼻竇的炎癥,而且常會影響到咽鼓管功能。余醫生特別提醒家長,如果小孩子腺樣體肥大,可能造成聽力下降,千萬不要誤解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聽講等問題而忽視。還有可能造成孩子晚上睡覺打呼,家長不要以為孩子睡得香,其實打鼾嚴重的話會導致睡眠時缺氧,睡眠質量明顯下降,這會影響到孩子身體及大腦的生長發育,目前對重度的腺樣體肥大在鼻內鏡下進行切除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另外,若發現孩子不明原因的發燒、哭鬧不停、撓耳朵、厭食、總流鼻涕,或是突然叫耳朵里面痛,也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過敏性鼻炎鼻腔黏膜有水腫,咽鼓管也會因水腫而堵塞。中耳腔的分泌物排不出去,就有可能引發炎癥。一般易引發滲出性中耳炎,引起中耳腔積液,產生耳悶、耳鳴等一系列耳部癥狀。建議患者要盡早到專科醫院檢查,以免耽誤治療。
切莫忽視鼻咽癌“警報”
很多病人因耳部癥狀來求診,對醫生要求他做鼻內鏡檢查還很不理解。除了鼻炎,鼻、鼻咽部的良性病變(如鼻息肉,鼻咽部的大囊腫、血管瘤等)和惡性腫瘤(特別是鼻咽癌)都會影響咽鼓管暢通。一般早期耳部不會有很明顯的感覺,出現耳部癥狀說明病情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所以提醒引起耳部癥狀的患者應及時到醫院診治。如急性中耳炎用抗生素或局部用藥治療多可治愈,不但要講究藥物的治療效果,而且還要進行鞏固治療,不能稍有療效就停藥。如治療不好發展成慢性中耳炎,就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日常預防要做好
1、加強戶外鍛煉,多在陽光下活動,增強體質。體質弱易感冒的患者在春季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2、飲食上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控制煙酒。最好不抽煙,酒也要限量。
3、春季家里注意通風,注意清除家中的灰塵。
4、過敏性鼻炎患者平時要注意觀察對哪一類物質易發生過敏,并盡量避免與其接觸。少去花粉多的地方,少接觸有刺激性的氣味,擦鼻涕時最好用小毛巾代替餐巾紙,以免因其中的粉塵或香精等加重過敏性鼻炎的發作。
5、注意正確擤鼻涕的方法,避免因擤鼻涕不當而使鼻內壓力異常增高,細菌隨鼻腔分泌物經咽鼓管進入中耳腔。正確的方法是用手指輕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另一側鼻腔的鼻涕,或將鼻涕吸入咽部再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