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東網”5月7日報道,英媒早前調查發現,從不同超市購買的多份魚類樣本均含有微膠粒。進行檢驗的樸茨茅斯大學專家進一步推斷,這些微膠粒并非源自海洋污染,而來源于日常生活的空氣,會損害人們的肺部和腎臟功能。
報道稱,調查發現從英國8間超市購入的魚類樣本均含有可經空氣傳播的微膠粒。研究人員指,檢測到的膠粒體積太大,不可能由魚類的腸道進入魚肉,因此相信是在包裝過程中曝露于空氣時沾上污染物。而任何無包裝的食物,如日常在街市或面包店購買的食材或面包,都可能已受到污染。
領導該研究的專家韋爾登(Dr Natalie Welden)表示,此次結果顯示,讓食物在較長時間曝露在空氣中,會讓食物沾上大量的微膠粒。而煮食物前先沖洗食材可以減少污染物,但也有可能讓食材沾上家中可經空氣傳播的微膠粒。
-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