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天補充一瓶牛奶

,每天早飯后或睡覺前一小時補充一瓶牛奶,養成喝牛奶的習慣。牛奶富含鈣,有文獻報告,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結腸癌、癡呆癥等的發生與進展有關。關于乳糖酶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喝酸奶。
2、每人每天一個蛋
,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以降低血液粘度,避免膽固醇沉著。蛋類提供的必要氨基酸,其組成比例非常適合人體的需要。
3、每天吃豆制品
豆制品有助于解決營養不良,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預防營養過剩,不像吃肉那樣增加膽固醇。其中,黃豆是現有農作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質量最好的作物。
4、創造條件吃海魚
海魚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其中多烯脂肪酸與血液中膽固醇結合后,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有效消除血管內脂肪的沉積
5、多吃禽肉,少吃豬肉
、畜肉中的蛋白質是動物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但而,豬肉缺乏美,含有豐和脂肪酸。因此,營養學家贊成多吃雞肉和鴨肉,不是豬肉不能吃,而是少吃豬肉,對健康有益。
6、每天最好吃500克蔬菜(含水果50-100克)
玉米蔬菜水果除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外,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它不僅可以防止便秘,還可以減少糞便中的有害物質對腸壁的損害,防止腸癌,有利于防止肥胖和改善脂肪代謝。
7、蘑菇類食品應納入飲食結構
蘑菇、蘑菇、黑木耳等蘑菇類食品,蛋白質高于普通蔬菜,氨基酸比例適當,多種微量元素等人體必需物質,長期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8、鹽、雙刃劍
多研究表明鹽不足,但高鹽飲食對人體健康更差。高鹽是胃潰瘍和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鈉對高血壓特別明顯。另外,高鈉的飲食會失去鈣。改變&ldquo咸則新鮮&rdquo的不良飲食習慣,努力使三口之家每月的鹽攝入量控制在500克左右。
9、控制高糖高脂肪飲食
根據生理學家的觀察,每人每天增加一勺糖(15克)一勺油(15克),一年增加10公斤。脂肪少了不行,多了有害。
一般成年人每人每天2勺(30克左右)肥胖、高脂血癥等患者每人每天1勺。
10、糧食不能少

有豐富的品種,但人均糧食攝取量越來越少。如果長期熱量攝取不足,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低于飲食熱量的55%,人體只能將蛋白質作為產熱物質,停止兒童的成長無力無法提高精神。除肥胖、糖尿患者外,成人每天的糧食攝入量一般為300-40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