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最好的養生方式,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散步的重要性就更大了,老話常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對于經常散步的人群來說散步的好處肯定很多的,那么對于散步的好處與方式有哪些呢?下面詳細介紹一下的。
老人散步的方式也有很多,對于老年人散步我們應該謹記幾點,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鍛煉身體。
老年人散步有什么好處
1、可以保持關節的靈活性,同時增強腰部肌肉和韌帶的張力與彈性,是防止肢體過早僵硬的好辦法。
2、有益于心血管系統。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環,提高血管的張力,并將血管壁上的沉積物沖走,能有效地預防動脈硬化等各種心血管病。
3、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縮,幫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環,加速代謝過程,提高肌體免疫力。
4、能大大提高腦力與智力的勞動率,并有助于改變急躁性格,增強對各種環境與事物的適應能力。
5、對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穩妥又省錢的減肥療法。專家們計算過,如果時速為5、3公里,則每分鐘可消耗4、8卡路熱量。
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老人要散步首先走路姿勢要正確。走路時要有正確的姿勢,頭要正,目要平,軀干自然伸直。這種姿勢有利于氣血運行。步行時身體重心前移,呼氣時稍用力,吸氣時要自然。步行的速度要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以每分鐘走80米左右,防病健身的效果最明顯。
體弱者要甩開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才能促進新陳代謝;肥胖者要走遠點,長距離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內的游離脂肪酸充分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老人散步時要心情放松、百事不思,著裝要寬松,鞋子要適腳,同時要注意行路安全。還要量力而行,根據各自身體的承受能力,加快或減慢行走速度。一旦出現胸悶、心慌、頭暈等情況,就應該停下來歇一歇。
老年人散步記住四點
1、不在坡多地方散步
老年人比較容易出現老年骨性關節炎,這也與不當散步有關系。爬坡或是爬樓梯會導致膝關節負荷過重,加重關節磨損。
2、要選擇好散步地點
人體在運動時,需氧量高。空氣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對全身有益哦。
現在很多人都比較看重健身,很多時候可能因為工作學習等等的因素沒有辦法去健身房,對于在家運動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可以試試的,那么對于在家運動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在家如何運動吧!
在家運動的方式有很多種,在家運動的種類也有很多,但是如果我們不了解的話可能就會沒有頭緒的。
居家必備的九種運動
在家運動方法一:仰臥起坐
1、平躺,雙腿并攏彎曲,雙手握物放在腹部上方。
2、利用腹部力量,用力抬起背部和頭部,保持4秒。
3、雙手握物往左側移動,同時頭部往右方看,反方向進行。
功效:收緊手臂、肩膀肌肉,消除腰間贅肉。
在家運動方法二:毛巾深蹲
做法:兩腳站立與肩膀同寬,腳尖略微向外。兩手拉緊一塊毛巾舉過頭且兩手距離大于肩寬。做深蹲動作(背部挺直臀部往下坐仿佛身下有一張無形的椅子),膝蓋盡量不要超出腳趾所在的水平線。重復做3組每組10次。
好處:這個動作不僅收緊臀部和手臂肌肉并且還有益心肺。
在家運動方法三:力量跳躍
力量跳躍是能夠雕琢下身曲線的一種簡單實施的運動,在接近運動的尾聲,有氧運動最重要的是時間,但是間歇訓練比起時間進行正確的姿勢更為重要,所以要注意姿勢進行運動。
1、兩腳以肩寬距離前后分開地站,后面的腳筆直地伸展。
2、在前腳彎曲抬起的同時后腳輕輕地向上跳起。
3、當然這時也位于后面的腿也要保持直線。
4、動作反復進行,如果覺得累就進行原地跑動作。
在家運動方法四:挺進步行
把左腳向前邁進一大步然后慢慢放低右膝蓋,一直到它基本上與地面接觸。注意左膝蓋要成90°然后把身體重心壓向左腳。
然后站起身來把右腳靠向左腳把右腳邁向前方,在重復做之前的動作,我一般每只腳做上8次。如果剛開始有些困難也可在原地做挺進運動,每側身體也做8次左右,然后再換另外一側身體重復做。
3、最好不要背著手走路
有的老人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實背著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也不利于身體放松,因此不能達到最好運動效果。要是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體,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時要保持正確的姿勢,抬頭、挺胸、擺臂,有利于全身運動和身體協調。
4、運動量過小不算是鍛煉
隨意走走停停地溜達,不能算散步。運動量過小,達不到有氧代謝,就起不到運動的效果哦,就如同做家務不能算做鍛煉一樣。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則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鐘內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齡)/分鐘內。
比如一位65歲的老人,用170減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應保持在105次為宜,最高也不過在125次/分鐘范圍內。運動時出點汗,呼吸順暢,就達到了鍛煉效果哦。
午飯后坐一坐
中醫認為,人在上午的氣血運化都屬陽氣,到午時開始生陰,即手少陰心經最旺,是養心的時間。午時靜坐片刻對于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且有助于推動血液運行,間接起到養神、養氣、養筋的作用。
晚飯后散散步
晚飯后散步的意義也很大,忙了一天,晚飯后散步,輕松一下,對身體大有好處,但放下筷子就走的習慣卻并不可取。因為,吃進去的食物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時間,從容地與幫助消化吸收的胃液相混合,然后再緩緩地從胃里排出,進入十二指腸。進食后馬上站起來走路,無疑會給胃憑空增加許多緊張因素,破壞正常的工作程序。
適當的飯后休息對身體有好處
飯后休息10—15分鐘后再開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作用。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飯后走動的時間可以從10-30分鐘中選擇。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避免感覺勞累,增加心臟的負擔;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則適合多走一些。總之,“午飯后要坐,晚飯后要走”,長期堅持,必會有益于健康。
1. 散步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和調節過程得到改善,從而收到消除疲勞、放松、鎮靜、清醒頭腦的效果,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散步來調節精神。
2. 散步時由于腹部肌肉收縮,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運動加強,加上腹壁肌肉運動對胃腸的“按摩作用”,消化系統的血液循環會加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3. 散步時肺的通氣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以上,從而有利于呼吸系統功能的改善。
4. 散步作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可將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動員起來,從而使人體的代謝活動增強、肌肉發達、血流通暢,進而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老年人散步的好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老年人散步的好處還是蠻多的,但是散步的時候也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關注的,這樣才能更好的鍛煉身體,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