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很多人都喜歡跑步。作為一種運動鍛煉方式,跑步簡單易操作。只要有一雙合適的鞋,想跑就跑。不需要準備專業的設備,也不需要花高價辦理健身卡。在跑動過程中,身體脂肪燃燒,有助于減肥瘦身。
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的人喜歡在早上跑步,迎著朝陽,活力滿滿。而有的人則喜歡在結束一天工作以后,抽出時間在晚上跑步。當兩種人相遇,一定會就哪個時間段跑步更好產生爭執。今天就來說一說,到底是早上跑步好,還是晚上跑步好。大家都來看一看,跑錯了可能傷身。
早上跑步,空氣清新,更養生?
正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是一天的開始,經過一整夜的沉淀,空氣中的灰塵都沉積在路面。空氣也比較干凈,此時陽光柔和,跑步會更舒適。因此,不少人就會晨起跑步,喚醒身體。但是,早上跑步可能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這是因為,綠色植物經過呼吸,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這個時間段跑步,人體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可能會給人帶來胸悶氣短,氣喘吁吁的情況。尤其是那些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心血管不好的人來說,早上跑步并不養生。
晚上跑步,身心放松,運動效果翻倍?
不少年輕人喜歡在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出門跑步。這時候一天的工作結束,家庭瑣事基本上收拾好,身心相對輕松。出門跑跑步,出出汗,消耗脂肪,能夠促進睡眠。但是,晚上跑步也不建議大家實行。主要是因為前幾年不少夜跑的人出現了意外,人身安全沒有保障。還有就是夜晚視線不好,容易出現摔倒,骨折等,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疼痛。
常言道:生命不息,運動不止。通過運動,壓力得到釋放,多余脂肪被消耗,肌肉關節得到鍛煉,不僅有助形體塑造,還能放松身心,確保心理健康。而不運動的人,會因為久坐,不當飲食變得膀大腰圓,外在形象大打折扣。
其實,堅持運動的人和從不運動的人相比,除了外形上的差距,健康方面也會拉開距離。關于這一點,我們要從運動對血管、大腦、視力的影響說起。
一、運動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1、防治冠心病
堅持運動的人,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提升,血液出現異常凝結的概率會被大大降低。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冠狀動脈出現狹窄,堵塞,從而引發冠心病。
保持規律的運動,能減少冠狀動脈斑塊,改善血管功能,降低心梗風險,保護生命健康。而對于已經患上冠心病的人來說,適量運動是能夠幫助身體恢復的。但是不能做高強度運動,避免身體受到刺激。
2、輔助降血壓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慢性心血管疾病,確診以后需要根據病情服用降壓藥。長期服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血壓,但是也會加重肝腎負擔。而想要控制血壓,緩解病情,除了吃藥,運動或許也能幫上忙。
這是因為,有研究證實,堅持有氧運動能讓血壓下降3——7mmhg,所以保持規律的運動是能夠輔助降低血壓,緩解血管壓力的。因此建議患有高血壓的人,可以保持每周5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達到降壓目的。
二、運動能提高大腦反應能力,預防老年癡呆
運動有很多種,其中羽毛球,乒乓球以及網球屬于揮拍類運動。這類運動不僅能鍛煉肩部肌肉,手臂肌肉,提高身體力量。在運動過程中,大腦需要不斷地思考,指揮身體做出反應。
堅持這樣的運動是能夠提高大腦的反應能力,提高大腦記憶力,從而預防老年癡呆。
那么,什么時間段跑步最合適?
一般來說,傍晚是出門跑步的最佳時間段。傍晚時分,上班族結束一天工作。精神放松,此時健身更有效果。另外,經過一整天的光合作用,空氣中氧氣含量是比較高的。跑步的過程中,不會出現缺氧的情況。在結束跑步以后,身體比較疲勞,這時候會吸入大量氧氣。而充足的氧氣能夠提高糖原的分解代謝效率,對健康很有好處。
跑步除了選擇合適的時間段,這些事項也要注意
1、跑步之前要做好熱身運動,讓身體慢慢適應
跑步之前最好踢踢腿,扭扭腰,舒展身體,讓身體慢慢適應。熱身還能夠提高心率,降低運動過程中心臟壓力。必要的熱身還能減少骨骼扭傷,肌肉拉傷的風險,保護人的組織器官。
2、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減少身體受傷機會
正確的跑步姿勢是保持頭微微上仰,腰背挺直。以腳尖落地,手臂有節奏的前后擺動,控制好呼吸。這樣跑步的效果會更好,跑步雖然簡單,也并不是毫無講究。
3、跑步結束以后,先走一走
當你在快要結束跑步的時候,不要立即停止。有的人還會因為跑步過于勞累,癱倒在地上。這都是不可取的,建議跑完步以后,應該慢走幾圈,讓心臟慢慢恢復跳動頻率,避免出現急性反應。跑步結束以后,要冷卻身體。
跑步是簡單的運動,但是如果不在適合的時間段進行,姿勢等不注意,跑錯會傷身,大家要注意了。
本篇文章版權歸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