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有些人脾胃不調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中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手段對于脾胃不調進行一定的調整,尤其是對于脾胃不好的人來說在平時生活中除了吃藥之外也可以通過按摩的方法對于脾胃進行一定的調節和治療。
脾是人體最為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脾不好就會容易導致出現一些身體疾病,導致出現出血或者是吐血,經常失眠腹痛等癥狀,而脾不好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進行改善,可以按摩人體的三陰交健脾的部位,經常按摩有利于健脾的功效,平時也需要多注意飲食健康。
脾不好按摩哪個部位
脾不好按摩哪個部位?
按摩隱白穴健脾止血
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是脾經之井穴,脾主統血,脾陽虛弱,則統血無力,易導致各類出血疾患,尤以婦科病癥多見,按摩該穴位可健脾回陽,調經統血,清心寧志。主治鼻出血,吐血,崩漏,呃逆,納呆,腹脹,腹痛,癲狂,煩心,失眠等病癥。
穴位定位:位于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之間掐按隱白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為度。
按摩三陰交健脾利肝腎
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十總穴之一,平時常按三陰交穴,有健脾理血,益腎平肝之功效,可以治療全身多種不適與病癥,主治呃逆,嘔吐,胸腹脹滿,腹痛,痢疾,泄瀉,黃疸,月經不調,經閉,帶下,血崩,下肢腎經痛等病癥。
穴位定位:位于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三陰交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脾不好按摩哪個部位
按摩陰陵泉清脾理熱
陰陵泉屬足太陰脾經,為脾經之合穴,善于調節脾腎功能,脾主運化水濕,腎為水臟,脾腎虛弱,則水液疏泄無力,滯留體內,易發水腫,刺激該穴位可健脾益腎,利水祛濕,通經活絡,主治腹痛,腹脹,食欲不振,水腫,黃疸,吐瀉,小便不利,遺尿,月經不調,痛經,遺精,陽萎等病癥。
穴位定位:位于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揉按陰陵泉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按摩地機穴健脾滲濕
地機穴屬足太陰脾經,本穴出現牙痛多提示有胰腺疾患,按壓該穴位具有健脾滲濕,調經止帶的功效,主治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小便不利,水腫,大便溏泄,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陰道炎,乳腺炎,下肢痿痹等癥。
穴位定位:位于小腿內側,在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陰陵泉下3寸處。
按摩手法:將雙手拇指指端分別按于同側地機穴上,由輕到重,每穴按揉2分鐘,然后用力按住穴位不動,持續半分鐘。
脾不好按摩哪個部位
按摩血海穴健脾化濕
血海穴是脾經的主要穴位之一,脾經所生之血在此聚集,經常刺激血海穴有化血胃氣,運化脾血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崩漏,白帶異常,痛經,經閉,陰部瘙癢,疥瘡,瘡瘍,丹毒,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貧血,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等病癥。
穴位定位:屈膝,位于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血海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所以對于人們來說脾胃不好并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長期脾胃不好的話是會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的,所以建議脾胃不好的大家在平時多多做好養胃工作并且及時的對于脾胃情況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脾胃不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