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哺乳避孕方法呢?孕婦分娩后,腦垂體分泌大量的催乳素,促進胸部分泌乳汁。由于體內催乳素增高,卵巢對促進腺激素反應較差,卵泡停止發育因而不排卵也沒有月經。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何為哺乳避孕方法。
國際家庭計劃研究所指出,采用哺乳作為避孕措施,婦女必須完全或接近完全哺乳,她們應該做到:
(1) />
(2) 嬰兒饑餓時,無論白天或夜間應隨時哺乳;
(3) 需添加食物時,先哺乳,后加食物;
(4) 母親或嬰兒生病時,必須堅持哺乳;
(5) />
產后滿6個月后,由于給嬰兒逐漸添加輔食,吸乳減少,催乳素的分泌也減少,有些婦女的卵泡就開始發育,這時雖然還在哺乳期,如不采用避孕措施,就容易懷孕。
目前就我國廣大哺乳期婦女來說,一般難于做到哺乳避孕的各項要求。所以,不宜采用哺乳避孕。
什么是“哺乳避孕法”呢
在醫院里,小麗向醫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通過給寶寶哺乳來避孕,這種方法可靠嗎?”醫生告訴小麗,在哺乳期內由于嬰兒吸吮胸部,刺激垂體前葉分泌的催乳素和垂體后葉分泌的催產素,抑制了促性腺激素釋放因子的釋放,促使卵巢功能低下,使子宮變小而且軟,導致月經停止來潮。產后前2個月內的婦女對嬰兒的吸吮興奮反應最為明顯。據報道,僅30分鐘的吸吮,可使催乳素的釋放達到高峰。利用這個原理,科學家們認為可以采用哺乳期避孕,以達到短時間控制生育的目的。但應注意,哺乳期避孕只適用于產后6個月以內的婦女。此時乳汁量充分,可不添加任何輔食,達到完全哺乳,使婦女完全閉經,即可有較滿意的避孕效果。
產后6個月,月經已恢復或嬰兒已添加輔食,不能再保持完全哺乳,妊娠的危險性就會明顯增加,應該及時采用其它方法避孕。否則即使延長哺乳期,但不采用其它避孕方法,仍然會出現哺乳期內懷孕,甚至懷孕后自己還不知道,以致當發現時妊娠月份已大了,給終止妊娠帶來困難,使自己身體健康受到較大的損失。
屏障避孕法其中包括大家最熟悉也最常用的避孕套,此外還有陰道隔膜、陰道海綿等等,這些方法是借助機械阻擋精子與卵子的相遇,還能有效地預防性傳播疾病。因此,最值得推薦。
宮內節育器這也是較常用的方法,一般順產后滿3個月、剖宮產后滿半年的哺乳媽媽,都可放置。這種避孕方法避孕效果好,放置一次可避孕數年,不影響性生活。但并非“一勞永逸”。有的節育器會在體內發生移位,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脫落。這些意外會導致再次懷孕。另外,當出現不規則出血、白帶增多、月經延遲、腹痛等情況時,應盡早求醫。
輸精管或輸卵管的結扎術這是一個簡單的小手術,避孕失敗率接近零,而且手術痛苦并不大。一旦結扎后,再打開的成功率并非100%,因此很多人都有所顧慮。
口服避孕藥一般情況下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藥物避孕,因為還在哺乳的新媽媽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此時用藥會引起母親的內分泌功能失調,影響乳汁的分泌;口服避孕藥的部分有效成分會存在于乳汁中,對嬰兒的生長和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這下,小麗完全明白了:“您的意思就是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產后先使用避孕套或其他屏障避孕法,在子宮恢復后,就可以放置宮內節育器了;如果打定主意不再要孩子,還可以做輸卵管結扎,或者動員老公去做輸精管結扎。我理解得對嗎?”醫生微笑著點點頭,“完全正確。”
哺乳期采用哪種避孕方法最好
一般來說,產婦自然產后2個月、剖宮產正常情況3個月后,產婦均可適當地過性生活。有了性生活就要采取完全可靠的避孕措施。
有人認為,產后哺乳期就是“安全期”,過性生活可以不用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這是不科學的。據調查統計,約有1/3的乳母會在月經恢復之前懷孕。這說明,哺乳期絕對不是“安全期”,利用哺乳期避孕是不可靠的。一旦懷孕,乳母只好去做人工流產,而這時的子宮比較薄、脆、軟,做人工流產時容易造成子宮穿孔引發大出血,對乳母的身體非常不利。若剖宮產的產婦懷孕,再做人工流產難度就更大,對身體的危害也就更大,不用說這會嚴重影響、甚至阻斷哺乳了。
哺乳期產婦是不可服用避孕藥的,因為產后產婦身體正處于調整狀態,內分泌尤其有較大的變化。此時吃避孕藥會影響乳汁質量,對新生兒健康不利。另外,口服避孕藥還能抑制乳汁分泌,會影響哺乳的順利進行。所以在這一特殊期內,無論是長效避孕藥還是短效避孕藥,產婦都應禁用。當然不哺乳的產婦在月子后體內內分泌已基本恢復正常的情況下,可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