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下降,銀杏風景煞是迷人,同樣深受市民青睞的,還有滿樹的銀杏果。
銀杏果又叫白果,據《本草綱目》記載:“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咳、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是一種天然養生食品。
但要注意的是,如此有價值的白果若食用不當,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前幾天,余杭區第二人民醫院就接診了這樣一位“急性白果中毒”的患者。
每到這個季節,余阿姨(化名)都喜歡吃上幾顆白果過癮,正巧這天她收到自己的體檢報告,發現血脂偏高。
余阿姨不知從哪聽說多吃白果可降血脂,便一口氣吃了近一斤,沒想到當晚便出現惡心、嘔吐及抽搐等情況,嚇壞了的家人急忙把她送到余杭區第二人民醫院,可剛踏入急診科,余阿姨又再次出現抽搐,大伙看著都揪心。
急診科醫生在詳細了解病史后,得知患者曾大量食用白果,立即按照食物中毒的流程給予洗胃、補液等對癥處理。
考慮白果中毒的嚴重性,醫生立馬將余阿姨收治重癥監護室(ICU病房),經2次的“血液灌流”(把含有毒素的血液引出到灌流器,灌流器中的活性炭成分將血液中的毒素吸附后,干凈的血液再流回人體血液循環的過程)處理后,余阿姨的病情趨于穩定,各項指標也逐漸好轉,幾日后便康復出院了?!鞍坠俸贸?,也不敢隨便去碰它了!”說起這事,余阿姨仍心有余悸。
多吃白果為何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
“白果中所含氰甙和4-甲氧基吡啶(MPN)等有毒物質,中毒表現一般在1至2小時內出現,潛伏期最長16小時,早期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等?!庇嗪紖^第二人民醫院ICU主任魯海燕解釋,輕度中毒1至2天內可以恢復,病情較重患者會出現發燒和神經系統癥狀,嚴重可威脅到生命。
烹調可大幅度降低白果的毒性,但并不能做到完全“消毒”。專家提醒,要想正確食用白果,定要做到這幾點:
1、充分加熱
生白果不僅味道苦澀,還含有氰苷、白果酸等有毒物質,在食用前應先將種皮及毒性較大的白果芯除去,至少浸泡半天,煮熟后才可食用,使用微波爐或烤箱不能使白果完全熟透,只能達到7~8分熟,建議最好將白果用于煲湯。
2、控量
食用過量白果,輕則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重則抽搐昏迷,甚至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建議成人每日食用不宜超過15粒,兒童則應盡量避免食用。
3、戴手套
新鮮的白果果皮中含有大量的銀杏酸,有很強的致敏性,剝果皮時易導致皮膚紅腫、瘙癢引起皮疹,甚至可引起刺激性和過敏性皮炎,嚴重時會發生過敏性休克,因此在去果皮時最好戴上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