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食肉者而言,一天不可無肉。健康吃肉,一定要避免經常吃加工肉,選擇越小的動物肉越好。但有不少人雖然愛吃肉卻不懂得怎樣健康吃肉。如果長期食用不健康的肉制品,會存在致癌風險。那么問題來了,哪些肉類是致癌物呢?
哪些肉類是致癌物
1、避免常吃加工肉
健康吃肉,一定要避免經常吃加工肉。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火腿、培根等加工肉類列入1級致癌物名單。
研究表明,每天攝入加工肉類50克,腸癌風險會增加18%。這是因為大多數加工肉制品的腌制配料中含有亞硝酸鹽,它能在腸道中形成致癌物亞硝胺。
哪些肉類屬于加工肉呢?加工肉指的是為了改善口感、延長保質期等目的,通過腌制、熏制等方式進行人為加工的肉類,主要以豬肉、牛肉為主。
常見的加工肉包括熱狗、火腿、香腸、鹽腌牛肉、干肉片、牛肉干、肉類罐頭以及肉類配制品和醬汁等。
2、越小的動物肉越好
健康吃肉,選擇越小的動物肉越好。比如蝦肉、魚肉、鵝肉、鴨肉、雞肉,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肉食,其次是羊肉、豬肉和牛肉。
鵝肉和鴨肉的化學結構很接近橄欖油,經常食用具有降低人體血內膽固醇的作用,對心臟保健很有好處。
魚肉蛋白質吸收率很高,所以特別適合身體虛弱的中老年人。此外,和魚相比,蝦里的鈣和鎂的含量更加豐富,并且蝦中特有的蝦青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
3、顏色越淺的肉類越好
健康吃肉,選擇顏色越淺的肉類營養成分越好。肉食類顏色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色澤鮮紅或暗紅,比如豬肉、牛肉、羊肉等。
第二類為肉色或嫩白色,如雞肉、鴨肉、鵝肉、兔肉及魚肉等。
第三種為幾乎無色,主要是水生貝殼類動物肉,比如蛤肉、牡蠣與蟹肉等。
淺色和無色肉中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含量明顯低于紅肉。而恰恰是體積越小的動物肉質的顏色越淺,再次說明體積越小的動物往往越有營養,建議大家日常飲食中應向體積小的魚蝦貝殼類食物上傾斜。
肉類的最佳搭配
1、肉類與豆類食物搭配
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互補,提高了蛋白質的利用率,減輕了腎臟的負擔。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漿,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不容易沉積到血管壁,防止動脈硬化斑塊形成。
2、肉類與蔬菜搭配
肉類中不含維生素C,而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二者可互補。蔬菜中的纖維延緩人體對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肉類中的脂肪則可以促進蔬菜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