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氣溫過高、濕度大、風速小等條件下,常容易引發中暑。根據嚴重程度,中暑可以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
中暑的表現
先兆中暑
這時常常是大量出汗,感到頭暈、眼花、無力、惡心、心慌、氣短、注意力不集中,可有定向力障礙(說不出正確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體溫通常小于37.5攝氏度。在離開高溫環境、進入陰涼通風的環境后,短時間即可恢復正常。
輕癥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的癥狀外,還會出現早期循環功能紊亂,包括面色潮紅或蒼白、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惡心嘔吐、大汗淋漓、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現。這時體溫可能在38攝氏度以上,通常休息后體溫可恢復正常。
發生這些情況較輕的中暑癥狀時,除了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休息外,還可以喝一些含鹽的清涼飲料,比如配料表中含有「鈉」「鉀」等元素的運動飲料。
重度中暑
發生重度中暑的患者,體溫一般大于39℃,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并出現暈厥、昏迷等癥狀。發現重度中暑患者,家屬應盡快取一些冰塊,用塑料袋扎緊,外裹毛巾放于患者頸部、腋下,大腿根部進行物理降溫,并盡快就近就診。
如何預防中暑
01避免在天氣炎熱的時候長時間呆在戶外或長時間被太陽直射,這樣導致中暑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02要注意防曬,穿防曬衣,戴太陽鏡,使用遮陽傘或者遮陽帽,還可以適當涂抹防曬霜來進行防曬。
03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最好選擇含鹽、糖或鉀鈉氯離子的運動飲料,或者多吃一些水果,不建議補充純凈水。
04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由于睡眠不足、抵抗力下降而出現中暑情況。
05還可以喝一些綠豆湯、酸梅湯、涼開水,家里常備藿香正氣水、仁丹、十滴水等藥物。
不是只有戶外暴曬才會中暑,通風差、溫度高的室內小環境也可能引起中暑。室內相對濕度高,如果空氣不流通,汗液難以蒸發,不利于身體散熱,部分人群發汗機能退化或體溫調節能力差,在室內容易中暑。部分體弱多病者、老人怕受風著涼,待在屋里不開電扇空調,有的甚至穿著長衣長褲,更讓中暑幾率大大提升。
所以對于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不出門,也應開空調或開窗。做好通風,以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