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現代金報刊發報道《向體弱顧客推薦美容手術美容院收4.6萬元費用一查還沒有相應資質》,位于鄞州區四明中路73號的妍迪薇娜養生會所向不符合條件的顧客推薦醫美手術,并且引發糾紛。記者了解到,目前鄞州區醫療衛生部門已經介入調查。而該美容機構也和消費者達成了初步協議,退還了之前收取的手術費用,具體情況還在進一步處理之中。
“可仁國際”并無資質
但是,記者最近幾天深入了解發現,其實這個事情并非個案。之前報道中提到,給范女士做手術的并非養生會所的工作人員,因為這并不在他們的經營范圍之內。而是一個名叫“可仁國際”的第三方醫療美容機構。但是記者隨后在寧波企業信用網、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及天眼查等公開系統中,均未發現該企業的注冊信息。
在其宣傳文案中,自稱為“華東第一美繡品牌”,卻無法提供任何證明的來源依據,明顯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條文。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這個所謂的“可仁國際”之前名字叫做“公主瑞麗絲”,最近才改的名字,換了個馬甲繼續出來做所謂的醫美手術。記者同樣搜索了相關數據庫,依舊無法找到“公主瑞麗絲”的相關登記注冊信息。
第三方醫美隱患叢生
之后,有一位長期從事美容行業的李女士(化名)告訴記者,這種第三方美容醫療機構都是主動上門推銷的,而且每次來的機構和人員都不一樣,有時候同樣機構來的人每次也不一樣,她也很難搞清楚情況。
李女士表示,這種所謂的醫療美容手術都不便宜。“比如風水眉,號稱可以改運,起步價就是十幾萬元,最貴的要四十幾萬元的。”李女士告訴記者。
“當然我們也不可能免費提供客戶資源和場地了,一般都是有分成的,具體的比例從三七開到四六開不等,這個要具體談的。”李女士說,雖然這個錢看起來很好賺,但是其實風險實在太大。“這些上門的機構多半沒有資質,我朋友的店里之前就出過事情,后來顧客投訴,結果賠了不少錢。
寧波某整形美容醫院的主診醫師楊加峰告訴記者,所有醫療美容項目必須在具有資質的醫療美容機構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人員操作,很多美容院根本不具備相關的條件,連基本的無菌室都沒有。楊加峰呼吁相關的職能部門加強監管和打擊力度,不要讓劣幣驅逐良幣,讓整形美容市場變得更加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