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丨我國的慢性病在悄悄變化,這些你知道嗎?
整個2020年
幾乎全世界人們的目光
都聚焦在新冠肺炎上
這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不要忽視
環繞在我們的身邊的其它疾病
近日,國家衛健委的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在這份報告里,很多數據都與我們的健康狀況緊密相關。
比如說好消息,中國人的身高長高了,絕對回到了東亞第一這樣的概念當中。但另一方面,咱們居然有50%上以的居民超重和肥胖,也就說二人行必有一人超重或者肥胖。
還有一些數據非常有意思,比如說中國人每天喝酒的由原來的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變成了現在是五個人當中又有一個。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數據,是好消息,癌癥的五年存活率已經由十年前的30%多一點點,變成了現在的40%,這可是很多人生命的延續。
這里的數據與我們慢性病的很多狀況非常相關,一起了解一下。
我國的慢性病現狀如何?
18歲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是100個人當中,就有27.5人有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為100個人當中就有11.9人。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為100個人當中有8.2人,而40歲以上的居民慢阻肺患病率100個人當中有13.6人,這個跟2015年發布的結果相比都在上升,居民癌癥的發病率是10萬人當中有293.9人,也在呈上升趨勢。如何提高我國慢性病防治的能力?需要政府、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協同努力。
我國的油鹽糖消耗如何?
白巖松:中國人,鹽的消耗在降低,油的消耗在增長,糖的消耗總量不大但青少年消耗高?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梁曉峰:從平常監測情況來看,中國人用鹽的情況很好,隨著人的體力活動減少,鹽的自然攝入量本身就在減少。鹽人均日消耗跌入10克以內,這是非常好的成績。關于油的消耗量還是在增長,80%以上家庭每天消耗食油人均超過25克。特別是外賣,點餐最多的就是川菜,川菜的一大特點就是油多,所以現在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消耗都大量上升。關于糖的情況比較復雜,中國人總的糖的消耗量不大,但是青少年比較喜歡,消耗量較大的含糖飲料中,你看不到糖,但大部分都是甜的。所以油、鹽、糖都存在問題,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進一步做好工作。
為何青少年肥胖率在提高?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梁曉峰:社會決定因素中,吃、動、行、飲食等方面,都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拿現在熟知的慢性病,特別是心腦血管病等高負擔的疾病來說,主要問題就是吃和動不平衡。吃得多、動得少,能量供給從2300、2400大卡降到2000大卡。其中關于吃還有一個內容變化——油多。在上一輪全國的供能比還沒有達到30%,只有個別城市地區達到30%,但現在全國是34%,農村首次超過30%。這說明吃得油大,糧食少了,蔬菜少了。另外一個危害性因素,比如吸煙、飲酒、空氣污染,這幾方面有些地方比較嚴重。
我國蔬菜水果的消耗量偏低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梁曉峰:在發達國家可能對一些有害食品要加稅,對一些有益食品要降價,政府要補貼。這方面工作我國有些地方正在做,但還遠遠不夠,特別是蔬菜、水果、干果等的消耗量,在我國還是明顯偏低。
控煙!降低慢性病危險因素
對于各種各樣的慢性病防治,除了不斷呼吁、提倡健康生活之外,國家系統的預防最為關鍵。對于慢性病,早預防、早發現,早干預。未來,如何建立更完善的防治體系?整個政府都要負起責任,比如控煙,我國煙草生產和消耗量占世界44%,煙的產量比后邊29個國家加起來還要多。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梁曉峰:慢性病形成的社會因素非常多,我們的空氣質量得到明顯好轉,與工業環保部門的努力分不開。最近教育部也密集出臺了有關學生體育運動的規定,讓孩子動起來。整個政府都要對健康中國負起責任,我們的工作才能做好。就衛生健康部門來說,預防為主是基本工作方針,特別是對于慢性病,必須要預防直接導致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控煙是一個我國要做的大工作,現在我國煙草生產和消耗量占世界44%,一個國家的煙的產量比后邊29個國家加起來還要多,兩個成年男子中就有一個吸煙者,這都是我們需要改善的。好的方面是,現在二手煙暴露率從72%降到68%,說明各地采取的措施起到效果,但還是任重而道遠。關于吃,對一些快遞、外賣公司要進行引導、倡導,如何少油、少鹽、少糖,“三減三健”要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
預防慢性病,家庭怎么做?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梁曉峰: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家庭氛圍很重要,有些家庭整體都比較胖,有些是都比較結實,這不是遺傳問題,是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家長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爸爸要領著孩子出去做體育運動,媽媽做飯要清淡一些,蔬菜多一些、肉多一些、奶多一些,這都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大部分的家庭因為不懂,不明白,所以衛生健康部門要做大量宣傳,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入到每一個家庭,這是我們的目標。
高血壓患者需注意!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梁曉峰:有一半人不知道自己是高血壓,知道自己高血壓的一半人可能有一半還不治療,治療的一半人大概還沒效,還有剩下的就是沒辦法堅持治療。因為高血壓是需要長期堅持服藥,所以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項目,有高血壓,但醫生少、病人多,大家的依從性比較差,這是現在比較突出的問題,也是我國心腦血管病死亡率高的一個重要因素。控制血壓可以控制很多疾病發生,特別是腦卒中的發病、致殘和死亡,這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五年中我國居民物質生活不斷豐富
男性重量平均增長7斤
女性重量平均增長近3斤半
當看到這些數據時
大家對未來如何擁抱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