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數字技術革命和消費轉型升級的雙重驅動下,電競產業不僅塑造了新的文娛消費場景,也助推了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通過強化政策賦能、建立全產業鏈生態、創新城市更新路徑,電競產業發展新模式逐步構建,在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的同時,也為文化科技協同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供了實踐樣本。電競產業不斷壯大,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作用不僅體現在直接收入上,還體現在通過產業鏈延伸、就業帶動和文化滲透創造的更大價值上。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促進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各領域廣泛深入滲透,推進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融合創新,形成以技術發展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以領域應用帶動技術進步的發展格局。近年來,一些地方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扶持力度,電競產業迅速崛起。多種政策支持下,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被廣泛應用,有力推進了電競與文旅、影視等產業深度融合,既延長了產業鏈條,更催生出“電競+數字創意”新業態。
《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電子競技、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發展。這為發展電競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電競與各行業特別是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迎來新機遇。
電競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凸顯。一是其直接經濟貢獻與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當前中國電競產業規模超過千億元,用戶規模約5億人,賽事運營、俱樂部收入等細分領域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產業鏈覆蓋上游的游戲研發,中游的賽事運營,下游的直播、解說、電競指導等,形成完整生態。二是促進城市經濟與文化發展,多個城市將電競作為“年輕化”戰略抓手,通過承辦賽事吸引年輕人,增強了城市活力與創新力。電競與文創、旅游、科技等產業深度融合,跨界融合效應明顯。三是帶動就業與創造消費新場景作用明顯,就業擴容方面如電競指導員、賽事解說、直播運營等新職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消費拉動方面如電競賽事帶動線下觀賽、周邊商品、主題旅游等消費場景,形成賽事經濟效應,電競酒店、主題樂園等衍生業態興起。
電競產業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高質量發展電競產業成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長極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電競產業發展方興未艾,產業生態仍需優化,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待進一步深入挖掘。
以電競產業為抓手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應不斷加強數字技術賦能,以“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協同為核心,通過技術研發突破、應用場景拓展、國際標準制定等,將數字動能轉化為經濟增長與社會治理的實際效能。進一步優化電競產業結構,以技術創新為內核、跨界融合為路徑、區域協同為支撐,促進上游技術自主化、中游賽事專業化、下游衍生服務多元化,通過延鏈補鏈、數實融合與生態重構,實現從賽事經濟向全域產業生態的躍升。通過技術賦能、產業鏈重構與政策引導,推動形成“核心城市引領—次級城市支撐—特色地區補充”的電競產業協調發展格局。進一步激活電競產業對文旅消費的帶動作用,通過“流量激活—場景創新—文化增值”的路徑,推動傳統文旅向數字化、年輕化、體驗化轉型,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通過技術、文化與商業的深度融合,將年輕群體的注意力轉化為可持續的消費力。推動電競產業就業結構從單一競技型向多元化、專業化方向轉型,形成“職業競技—技術支撐—衍生服務”的全鏈條人才體系。
總之,要建立健全融合發展機制,完善政策保障,堅持規范化發展,推動電競產業成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文旅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動力。
(作者:高振福,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府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