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7月12日電 (蔡敏婕 王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12日發布消息稱,近日從一位84歲老人體內取出22顆、重達半斤的膀胱結石。該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李育斌提示,50歲以上男性應規律篩查,如果家族中有人曾患前列腺癌,篩查時間應提前至45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廣醫三院幫扶醫療隊在廣東陸豐開展多次義診篩查。在近日開展的前列腺癌篩查義診活動中,84歲的陳伯(化名)被發現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指標異常,他的數值提示PSA>100ng/mL。
“PSA正常值<4 ng/mL,超出正常值表示不排除前列腺癌,數值越高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更大。”李育斌解釋說。
經過詢問病史,陳伯表示已經有排尿困難、夜尿增多、排尿中斷等癥狀多年,但總覺得“難以啟齒”,一直沒有就診。李育斌初步判斷陳伯可能患有前列腺癌,建議該患者立即入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經過系列檢查,提示陳伯膀胱內多發大量結石,而經直腸B超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術顯示:前列腺癌,格林森評分8分,同時患者前列腺右側葉外周帶腫物并破壞包膜,腫物侵犯右側精囊,這提示患者已經是前列腺癌癥晚期。
因陳伯已屬高齡,目前處于前列腺癌晚期,結合患者身體情況,李育斌和陸豐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黃建謀主任在組織科室進行病例討論后,制定了適合陳伯的詳細治療方案。
在與患者和家屬溝通后,泌尿外科團隊為陳伯行膀胱切開取石術,術中從膀胱內取出22枚約“鴿蛋”大小的結石術后,再進行新型內分泌治療。經10余天的住院治療后,陳伯排尿困難等癥狀明顯改善,生活質量提高。
“膀胱結石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于上尿路結石下排至膀胱內。原發性膀胱結石多數由泌尿系梗阻或泌尿系感染引起,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可導致膀胱結石。”李育斌介紹說,“膀胱長結石可導致泌尿系反復感染、泌尿系梗阻、反復血尿,嚴重時可導致膀胱鱗狀細胞癌。膀胱結石男性患者較多,可通過泌尿系彩超、腹平片、泌尿系造影、CT等檢查發現。”
前列腺癌隱匿性高、潛伏期長,早期無任何癥狀,只有通過篩查才能發現。約7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惡性腫瘤的篩查意義就在于早期發現隱匿在人群中的腫瘤患者,早期干預才有治愈的可能。
李育斌提示,老年男性、營養不良者、長期留置導尿管、膀胱造瘺管者、有膀胱異物者是前列腺癌、膀胱結石的高發人群,應特別留意。50歲以上男性應規律篩查,如果家族中有人曾患前列腺癌,篩查時間應提前至45歲,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多喝水,及時去除泌尿系梗阻、感染、異物等易發因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