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4月27日電 (記者 陳靜)前列腺癌是泌尿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快速上升。
記者27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科薛蔚教授與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張春富教授合作研究獲得新成果——外源性熱觸發鐵死亡策略,有望為前列腺癌治療提供新途徑。
據透露,外源性熱觸發鐵死亡策略也成功在腎癌及乳腺癌細胞系上實現,該治療方法可能具有廣譜適用性,有望為腫瘤治療提供新思路,具有重大的實際應用轉化前景。
據介紹,相關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學會-納米》雜志。在前列腺癌初診患者中,局部進展性和轉移性患者超過半數。針對這些患者采取何種治療方式是目前醫學界面臨的主要挑戰。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誘導腫瘤細胞鐵死亡成為抗腫瘤治療的新策略。但當以靜脈給藥方式應用鐵死亡誘導劑時,無差別地攻擊全身細胞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藥物的特異選擇和臨床應用。
研究人員通過激光原位照射腫瘤部位,以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產生的45℃溫熱,應激觸發特定代謝重編程,靈活“操縱”腫瘤細胞的“命運”,既使腫瘤得到有效治療,又避免了對正常組織的損傷。
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了相關關鍵調控因子,有利于判斷腫瘤對哪種類型死亡模式更敏感,為熱誘導鐵死亡提供了機理上的啟示和實用策略。研究人員還驗證了不同施熱方式能達到同樣的腫瘤抑制效果。這意味著臨床上磁熱或超聲熱療也可能觸發鐵死亡治療策略,大大提高了其臨床實用性和可行性。
據了解,這項研究是仁濟醫院泌尿科和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通過醫工交叉合作,發揮雙方各自的強項,聯合應用納米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為下一步的深入合作及臨床轉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