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0日電(陳靜 徐敏)來自江蘇南通49歲的楊女士被確診罹患神經纖維瘤病。她椎管內的腫瘤數竟有35顆,宛如一串葡萄。記者20日獲悉,經過一場長達八小時的手術,上海專家成功精準摘除了楊女士體內如“葡萄”一般的腫瘤。
上海德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杰介紹,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導致的神經系統遺傳性腫瘤疾病。如果具有家族遺傳史,應注意定期篩查。
“當腫瘤生長在大腦、脊髓,壓迫神經時,就可能導致四肢麻木、手腳無力等癥狀,這些癥狀往往容易跟頸椎病、腰椎病混淆,造成誤診誤治。如果這些情況長期得不到改善,應盡快到專業的腦科醫院或神經外科尋求治療。”王杰主任補充道。
手腳麻木、下肢酸脹、腳踩似棉花......楊女士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三年。三年間,楊女士輾轉南通、上海多家醫院就診,但均未找到明確病因。楊女士癥狀越來越嚴重,發展到手拿不穩筷子、無法寫字,體重下降了10斤。
王杰當日告訴記者,醫院對楊女士的顱腦、脊髓等部位做了重點檢查,核磁影像顯示,楊女士的脊髓神經上長滿了如“葡萄串狀的腫瘤”,從延髓一直到頸髓,長度達7厘米。
“綜合檢查報告,我們初步判斷楊女士患上的是‘神經纖維瘤病’,神經纖維瘤病是指神經纖維上發生的一種腫瘤,神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王杰主任解釋,“正是因為這些腫瘤長期壓迫著楊女士的神經,所以才導致四肢麻木無力、走路不穩的情況。”
王杰告訴記者,腫瘤持續壓迫對神經系統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很可能導致癱瘓甚至危及生命,必須盡快手術摘除。但脊髓是控制心跳、呼吸的神經中樞,手術過程稍有疏漏,很可能危及生命,而且腫瘤數量多,手術難度巨大。德濟神經外科團隊進行多次的會診與討論,最終為其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
手術中,醫生們運用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用電刺激來判斷脊髓的功能區,邊探測,邊避開功能區,邊切除病變組織,歷時8小時,將楊女士體內成串的35顆“葡萄”被精準摘除。目前她恢復良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