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春花正艷,河南洛陽王城公園里游人如織,不少身穿漢服、頭頂發髻、妝容精致的游客宛若穿越千年時光而來的“仙子”,廣袖飄飄、衣袂翩翩地與雍容華貴的牡丹合拍“古風大片”;櫻花盛開時的北京玉淵潭公園,不僅有繁花壓枝頭、爛漫似云霞的櫻花讓游客“挪不開眼”,更有手工櫻花扇、櫻花雨傘、櫻花保溫杯、限定款櫻花味冰淇淋、春櫻活頁筆記本等文創產品讓游客“走不動道”、心甘情愿掏腰包;一座座翻涌著碧色海浪的茶山茶園里,絡繹不絕的游客正體驗采茶制茶的樂趣;伴著和煦的春風,城市漫游的人們沉浸在設計感十足的書店、腔調感不俗的咖啡廳里享受愜意時光;超市和農貿市場里,香椿、春筍等時令蔬菜成為“搶手貨”……最是一年春好處,明媚的春光向各行各業暈染鋪展開,踏青賞花、國潮文化、春日嘗鮮等消費活力十足,人們為此賦予其一個美好浪漫的名字——春日經濟。
熱度持續攀升的春日經濟,讓我們看到了消費市場涌動的盎然春意。僅以節假日出游為例,清明假期三天,多地景區迎來客流高峰,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19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國內游客出游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而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部分日期車票開售即“秒光”,不少在線旅游平臺預計,在去年的高基數之上,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熱度將繼續穩中有升。
欣欣向榮的春日經濟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中國消費市場的絕佳窗口。從這個窗口可以看到潛力——我國有超14億人口,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無論是熱愛國潮國風,追求休閑舒適生活方式的年輕人,還是擁有較多閑暇時間和一定經濟基礎、可以在菜市場“砍價”也可以成為錯峰出游主力的“銀發族”,都是可進一步挖掘潛力、激活需求的消費群體。
從這個窗口也可以看到消費行為和趨勢——如今,人們熱衷于怎樣的消費?更愿意為哪些商品和服務買單?如果把春日經濟拆解為一幀幀消費畫面和場景,便不難發現,當下,人們的消費觀念更加務實,追求更舒適更有品質感的消費、更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人們愿意親近自然,可以自駕甚至乘著高鐵去賞花看景;人們追求舒適,可以在旅途中走走停停,玩累了就找一家環境氛圍好的書店、咖啡廳休憩,捧一本書或品一杯咖啡,就這樣享受時光也覺得甚為愜意滿足;人們來到景區、公園、博物館,會為了在別處買不到的、設計感和創意感十足的獨特文創產品而不吝荷包地捧場,花錢也花得心甘情愿、心滿意足;人們會為了一場體育賽事、一場馬拉松、一場演唱會甚至一頓燒烤、一份麻辣燙而赴一座城,即便跨越千里依然覺得不虛此行;人們會穿上漢服華裳融入歷史感濃厚的古城,在“不同于平時的自己”的美中找尋別樣的樂趣……在精不在多、在品不在貴,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總結當下人們的消費趨勢,筆者認為,那便是“悅己”。消費者愿意在自己可承受的能力范圍內以品質佳的商品和服務最大限度地取悅自己。
觀察到這種消費趨勢后,如何順應這一趨勢、釋放市場更大的消費潛力更值得業內思考。千舉萬變,其道一也。歸根結底,從業者還是要在品質感、個性化、體驗感上下功夫,要對消費者抱有敬畏之心,立足長遠,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用好的創意和設計創造出更多顏值高、性能佳的產品,以此來調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熱情。同時,要提供體驗感互動感更強的消費場景,提升服務滿意度,為消費者創造更優質的消費環境。唯此,春日經濟開下的好頭方能延續,消費市場方能持續涌現活力。
(作者: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