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李亞南)2019年4月25日是我國第33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主題是“防控傳染病 接種疫苗最有效”。4月23日,中國疾控中心兒童預防接種日主題宣傳活動在京舉行。主辦方在活動中全方位展示了我國預防接種服務體系、預防接種服務現狀以及對疫苗針對疾病的防控效果。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控局副局長賀青華在活動中表示,我國在上世紀50至60年代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普種牛痘疫苗運動;1978年開始實行計劃免疫,接種4苗防6病;2007全面實施擴大免疫規劃行動,接種14苗防15病。到目前,我國已建立較健全的免疫規劃服務體系。
賀青華指出,通過實施預防接種,中國先后消滅了天花、脊灰等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麻疹、流腦等許多疫苗針對傳染病的發病率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攜帶率已下降到0.3%。
“最近這幾年,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疫苗相關事件。但是,我們一定要把‘疫苗’和‘疫苗問題’區分開,將疫苗本身與疫苗生產、銷售等環節出現的問題區分開。”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活動中表示,我們國家正在對疫苗管理單獨立法,不能對中國的疫苗失去信心。
據悉,自1978年實施免疫規劃以來,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等國際組織和機構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2011年3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我國疫苗監管體系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評估。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體制的意見》,貫徹“四個最嚴”要求,優化流通配送,規范接種管理。
高福表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實施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國家級技術指導單位,在疫苗效果評價、不良反應監測、預防接種服務實施方面,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努力去解決目前發現的各種“卡脖子”的問題,將更多、更好的疫苗正確地接種到更為廣泛的人群中。
此次活動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