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 由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山東省內分泌代謝臨床醫學中心和山東省臨床醫學研究院內分泌與代謝并研究所聯合舉辦的《新視野新發現- 2017 血糖監測暨血糖信息化管理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本次會議就血糖信息化管理的豐富經驗與研究成果進行了學術交流與專家對話。
山東省立醫院秦成勇院長為大會開幕并致辭。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候任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趙家軍教授擔任此次大會主席。
圖為論壇現場
“3+2+1X”模式,分級管理糖尿病
山東省立開展的“3+2+1X”模式,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糖尿病患者分級分層管理,尤其是借助華益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省立醫院實現了院內血糖監測和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更加高效準確地建立患者慢病檔案。
本屆大會執行主席,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管慶波教授以《糖尿病管理3+2+1X模式之探索》為題向大家介紹山東省立醫院實施糖尿病及其衍生其他慢性病管理的探索實踐工作。并已經布局并預期未來將實現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壓、血脂、體溫等生命體征的綜合管理,形成一個嶄新的先進的慢病管理平臺。
現場嘉賓發言
血糖信息化,實現糖尿病精細化管理
血糖信息化規范管理實現了血糖監測和血糖數據的規范化管理。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陳璐璐教授分享了《血糖信息化系統助力全院胰島素泵的精細化管理》的經驗。對于院內血糖異常患者,床旁的POCT監測非常重要,2015年ADA推薦:糖尿病住院患者應通過POCT血糖監測指導胰島素劑量調整。 武漢協和醫院開展的“應用胰島素泵對圍手術期高血糖患者進行血糖管理”項目,在全院開展的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實施后進行精細化管理的經驗,展示了信息化和數據可以對精細化醫療產生的積極作用。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大幅提升了管理和使用流程的效率和規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陸海燕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李君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胡春艷老師分別從該角度分享了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使用經驗。
中國醫學科學院陳燕燕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卞華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上海是第五人民醫院劉軍教授分別同與會專家分享了使用GLUPAD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經驗,并報告了各自醫院以此獲得大量結構化的血糖數據,經過挖掘和分析后應用于臨床和研究的結果,分別展示了心腦血管疾病和血糖管理的關系,血糖管理在全院多學科的臨床應用和血糖數據對于圍手術期患者的重要意義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信息科主任邵尉教授則以《大數據時代血糖管理的新挑戰》為題,從醫療信息化技術發展的角度分析闡述了當今糖尿病管理的問題和發展趨勢。
三級診療下,糖尿病治療模式的改變
隨著三級診療體系架構的不斷推行和實施,地市級中心醫院在慢病管理過程中的作用愈加舉足輕重,糖尿病患者的院內院外全病程管理是慢病管理的熱點議題。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副院長兼內分泌科主任沈潔教授在《基于信息化的院內血糖管理》的報告中指出,內分泌科室未來的新業務增長點一定是承擔起更多的院內血糖管理。南醫三院使用華益血糖管理系統成功地開展了以內分泌科為主導的全院血糖管理,加之院外管理,從而形成全方位、閉環式的管理模式。
同時,來自山東德州市人民醫院趙青教授,許昌市中心醫院刁建華教授和徐州市中心醫院耿厚法教授分別就糖尿病院內外整合管理的應用曄進行了聯合匯報,展示各自醫院的成果。
在剛剛結束的EASD2017大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李光偉教授團隊匯報了“中國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疾病分線代謝特征-大慶研究長期隨訪結果”,研究成果再次另世界矚目。此次大會非常榮幸地請到了李光偉教授分享該報告。 李教授說,雖然此次研究報告的結果是基礎研究,但是對于改善糖尿病臨床管理具有重要提示,而研究期間更加凸顯結構化數據和信息化平臺的對于臨床研究的重要作用。
最后,本屆大會副主席,山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山東山東齊魯醫院陳麗教授致閉幕辭。她再次高度肯定和贊許血糖信息化管理技術對于糖尿病管理的積極作用。
為了更清晰地了解應用于糖尿病全病程管理系統,會后與會專家和老師觀看了GLUPAD血糖管理系統的現場演示,對該系統在社區,門診,住院和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互動等場景有了充分的理解,并紛紛表示肯定和贊賞。
據悉,本次會議有來自全國各地內分泌和醫療信息化的專家學者,以及從事糖尿病臨床工作的醫護和技術骨干共計400余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