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兒童邪典視頻”在國內視頻平臺傳播一事引發(fā)關注,此類視頻以卡通片、兒童劇、木偶劇為包裝,對少年兒童喜愛的艾莎公主、米奇老鼠、蜘蛛俠、小豬佩奇等卡通形象二次加工,其中充斥大量含有血腥暴力、恐怖、虐待、色情等內容。
昨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發(fā)布聲明稱,已部署開展深入監(jiān)測和清查。目前,相關網站開展了自查和清理。該部門將持續(xù)關注,對不履行企業(yè)主體責任,造成有害視頻及信息傳播的企業(yè),一經查實,必予嚴懲。
北京文化執(zhí)法總隊昨日下發(fā)緊急通知,查禁“兒童邪典視頻”,要求相關內容一律下線。
新京報記者發(fā)現(xiàn),優(yōu)酷、騰訊視頻、愛奇藝等視頻平臺也發(fā)布公告稱,對相關視頻和賬號進行刪除下架和封號處理。
某視頻平臺的一個賬號現(xiàn)實存在大量“兒童邪典視頻”。網絡截圖
“邪典卡通”被貼“教育”“少兒”等標簽
近日,一篇題為《一群變態(tài)鎖定觀看YouTube的孩童,我以前為他們工作》的文章引起熱議,文章指出,國外某些機構針對兒童,把一些兒童熟悉的卡通人物形象包裝成血腥暴力或軟色情內容,比如《冰雪奇緣》的艾莎公主被捆綁、被開喉、開顱,蜘蛛俠喝醉被撞倒。還有很多影片由小孩主演,以情色的形式描寫孩子,很多內容跟搖屁股、“扮演醫(yī)生”和假裝嘔吐有關。
據(jù)報道,這些“兒童邪典片”已在國外引起了高度關注。2017年11月,YouTube宣布刪除了超過50個相關頻道、15萬個視頻。
但這些視頻被悄悄搬到了國內,并呈現(xiàn)“本土化”特色。其中一些視頻被翻譯、再創(chuàng)作,發(fā)布在各大視頻平臺,搜索“艾莎” “小豬佩奇”等詞,就能出現(xiàn),并且在部分平臺上被貼上“教育”“少兒”等標簽。除了“搬運”的國外視頻,還有模仿制作的中國版“兒童邪典片”。
昨日,新京報記者登錄優(yōu)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搜索發(fā)現(xiàn),類似視頻基本已無法搜索到。但流傳于網絡的諸多截圖顯示,幾大視頻網站上均曾出現(xiàn)類似含有暴力傷害、色情隱喻等內容的視頻。比如,自稱為“一檔少兒成長教育節(jié)目”的優(yōu)酷“廣之潮親子互動”自頻道就曾播放系列疑似視頻,截圖畫面顯示,其內容包括小男孩掀起女孩的裙子打針,女孩趴在桌上沖著鏡頭笑,還有模擬女孩懷孕等。
廣州一公司翻譯并上傳相關視頻
據(jù)報道,在將“兒童邪典視頻”本土化的賬號中,有一個叫“歡樂迪士尼”的賬號,是國內較早一批翻譯并制作上傳相關視頻的賬號之一。根據(jù)其注冊信息,背后是廣州胤鈞貿易有限公司。
并且,該公司曾發(fā)布招聘英語筆譯、兒童創(chuàng)意美術、動畫設計卡通定格動畫師等相關職位。記者根據(jù)其公司信息找到兩個企業(yè)電話號碼,撥打過去均無人接聽。
- 回應
北京文化執(zhí)法總隊:
“兒童邪典視頻”一律下線
早在2017年12月,公安部有關部門就曾發(fā)布提示,稱一些二次加工后帶有血腥暴力或軟色情內容、甚至虐童的動畫或真人短片,已悄悄流入國內各大視頻網站。
1月22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發(fā)布聲明表示,針對利用經典卡通形象制作傳播涉暴力、恐怖、殘酷、色情等妨礙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有害視頻情況,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已部署開展深入監(jiān)測和清查。目前,相關網站開展了自查和清理。我們將持續(xù)關注,對不履行企業(yè)主體責任,造成有害視頻及信息傳播的企業(yè),一經查實,必予嚴懲。
1月22日下午,北京文化執(zhí)法總隊下發(fā)緊急通知,查禁“兒童邪典視頻”,要求相關內容一律下線。
- 專家觀點
視頻平臺監(jiān)管缺失應受罰
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心理教研員鐘珩老師表示,這些視頻含有色情內容,會給孩子對性的健康理解、兩性關系的健康發(fā)展等帶來一定影響。這些視頻某種程度上是有性侵的意味在里面,可能會影響到他們以后跟異性健康的交往。一些涉及暴力的視頻,會給孩子一個壞的示范和誘導,可能導致孩子以后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選擇用不那么友善的方式去解決。
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李昕說,這些視頻的制作構成違法,公安部門、網絡監(jiān)管部門需要打擊,不過難點在于如何取證。如果查出哪些公司在制作這些視頻,情節(jié)嚴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對沒有盡到監(jiān)管職責的視頻平臺,也應受到處罰。
- 對話
“兒童打針”視頻拍攝者:
我后悔死了不該拍那些視頻
昨日,記者聯(lián)系上一位在此次整頓中被封號的自媒體頻道博主林宇(化名),他此前一共上傳了700多條短片,大多播放量過萬,其中少數(shù)有成年人打小女孩屁股,小女孩“懷孕”等內容。他向記者透露了制作拍攝此類視頻的“內情”。
“為了流量,沒考慮觀看者感受”
新京報:你是什么時候知道自己被媒體曝光的?
林宇:昨天(21日)下午。平臺的編輯發(fā)了新聞報道的截圖給我,告訴我被封號了。
新京報:你的視頻里,有一個成人拿戒尺打女孩屁股,女童排隊承認錯誤的,為什么要做這個視頻?
林宇:競爭太激烈了,得想一些別人沒做過的,就想了這個,流量挺高的。視頻里的女孩都是我女兒。
新京報:你對著鏡頭打女兒屁股,不覺得有不妥嗎?
林宇:剛開始沒覺得什么,打屁股很正常啦,不會打得很疼,主要起警示作用。后來發(fā)布之后,也有人說不好,我也覺得有些不妥,但不得不承認,打小孩的視頻太火了。都是為了流量,沒有考慮過其他觀看者的感受。
新京報:打小孩的視頻為什么這么火?
林宇:我也不知道,可能很多人喜歡看熱鬧吧。
新京報:你還有一段視頻是“四歲小女孩懷孕到醫(yī)院生孩子”,一個小孩給另一個小孩屁股上打針,為什么要拍這個視頻?
林宇:打針視頻點擊量很高的,我做打針的視頻是比較多的。最開始我做兒歌的,女兒跳《小蘋果》,有一些人開始關注、評論,但播放量一般。后來我發(fā)現(xiàn)隨便一個玩玩具的,都有幾百萬點擊,尤其是醫(yī)生玩具。
最多的時候月入兩萬
新京報:之前做了多久自制兒童視頻?
林宇:2014年左右開始做,那時候好幾個星期才發(fā)一條。
新京報:你之前是做什么的,為什么自制兒童視頻?
林宇:我沒什么學歷,初三畢業(yè)后四處打工,后來到一家廣告公司給攝影師抬三腳架,他走到哪里拍我就跟到哪里,怎么用光怎么做場記我都記下。后來我自己試著拍,一開始用手機,之后也開始自學,買了單反相機。為什么做兒童視頻,是覺得這個掙錢。
新京報:這些視頻帶來的收入每月大概有多少?
林宇:第一次有收入我記得那個月是掙了53塊,后來很長時間就保持在每月幾百塊。直到2017年初,每個月大概能有幾千塊錢,從下半年開始收入就越來越多,所有的都加上,能達到2萬。我和國內平臺簽過合同,平臺會給我做一個單獨的自媒體頻道頁,我有一個后臺賬號登錄進系統(tǒng)后,就可以看到收入。每個月有多少點擊量,就對應多少錢。
大多是小孩子在看這種視頻
新京報:都是些什么人在看這些節(jié)目?
林宇:大多數(shù)是小孩子。
新京報:你怎么知道是小孩子?
林宇:很多人會發(fā)那些標點符號和英文字母,那種我看到就知道是年齡小的孩子,還不會打字。大一點的就會寫一些短句。
新京報:哪條推薦或哪條不推薦,平臺會告訴你嗎?
林宇:這個我不知道,他們不會說。我猜,應該是我做得好就會推薦吧,我的全部心思都在怎么做好這個視頻上。太多人做這些視頻,競爭太激烈了。
新京報:經過這個事件,你有什么想法?
林宇:我后悔死了,我不該拍那些視頻。
本版稿件/新京報記者王俊陶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