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文明確提出今年為“基層減負年”。歷經3個月的醞釀,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日前印發《衛生健康系統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 為基層減負的措施》,要求把“為基層減負”當作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并制定了具體可行的措施,可謂是切中時弊,亦是民心所向。
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衛生健康領域的各項政策措施,都需要通過基層來傳達和落實。當前,基層工作越來越繁雜、擔子越來越重。其中,基層醫務人員常常身兼數職,除了要完成疾病診治、公衛服務等專業性工作之外,還要應對很多事務性工作,如種類繁多的表格填報、接二連三的檢查考核、上報不完的書面材料等。為此,基層醫務人員常常感到分身乏術。此次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制定的19項基層減負措施中,有8項專門針對基層醫務人員,條條擊中痛點,是對基層醫生最直接的體恤和愛護,是對他們工作最有力的支持。
減負不僅是減壓,也是添動力。在基層,醫生除了承擔日常的診療任務之外,還要完成很多公共衛生工作,包括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等,很多時候還要上門提供服務。只有讓他們從繁雜事務中解脫出來,輕裝上陣,才能保護和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讓他們心無旁騖地專注于醫學工作本身?;鶎俞t生亦是與百姓接觸最直接、聯系最多的一群人,解決他們工作中的煩憂,給予他們人文關懷,讓他們勞逸結合,不僅是減負應有之意,更可以讓他們用最佳狀態面對患者,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其實,進入信息化時代,許多統計報表、檢查考核,完全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讓信息多跑路,借助大數據采集,不僅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利用信息化手段生成的數據往往更具真實性、可靠性。各地應當為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創造條件,讓健康數據“聯起來”“跑起來”,如此,醫務人員才可騰出更多時間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為基層醫生“松綁減壓”,是對中央精神的貫徹落實,也是對基層呼聲的積極回應。而要讓減負落到實處,歸根結底是要轉變干部工作作風、力戒形式主義。只有干部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不以文件落實文件,少開意義不大的會,少進行走過場的檢查,基層自然也就會落得“一身輕松”。當然,這種輕松不是懈怠,而是讓醫生輕裝上陣、更好地肩負起護佑健康的重擔。(李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