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弱視在我國學齡前兒童中的發生率為3.57%。弱視已成為一種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發育的視力問題。弱視如果治療不及時將造成終身視力低下的嚴重后果。如果您的孩子患有弱視,請各位家長一定要積極治療,而且對于弱視治療,孩子年齡越小,治療和恢復的效果及速度越快。8歲以前是最佳的治療年齡,超過12歲治療難度就加大了,越過15歲治愈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究竟弱視是如何形成的?弱視又有哪些類型或表現,下面這幾個關于弱視的方方面面,您必須了解!
弱視是如何形成?
眼睛是光的感覺器官。就像是一臺照相機,角膜和晶狀體是鏡頭,能夠聚焦成像,眼內的視網膜相當于膠卷底片,能接受物像,外界的景物發出的光線經過角膜,晶狀體等聚焦后投影到視網膜上顯出景物的影像。
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將影像變成訊息沖動,通過視神經傳遞給大腦、再經過大腦皮層的綜合分析產生視覺,使我們看清了景物。
如果以上任何一部分出現了故障,就會影響我們的視力。視力是一種發育性的感知功能,是在出生后通過適當的視覺刺激后逐步發育正常。如果在視覺發育過程中,由于斜視、遠視、近視、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存在及先天性白內障等因素,無法使視覺細胞獲得充分的刺激,使視覺通路發育受到影響,即可發生為弱視。因此,當雙眼矯正視力≤0.9時,又沒有找到任何足以解釋視力下降的器質性病變,即為弱視。弱視可為單眼,也可為雙眼。
弱視可分為哪些類型?
(1)斜視性弱視
多發生在單眼,患者有斜視或曾有過斜視,這種弱視是斜視的后果,是繼發的、功能性的,因而是可逆的,預后是好的。
(2)屈光參差性弱視
由于兩眼黃斑部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等,即使屈光不正得到矯正,屈光參差所造成的物象大小仍然不等,致使雙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為一,視皮質中樞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發生弱視,這類弱視也是功能性的,因而是可逆的。
(3)屈光不正性弱視
多為雙眼性,發生在高度遠視、近視及散光而未戴矯正眼鏡的兒童或成年人。雙眼視力相等或相似,并無雙眼物像融合機能障礙,故不引起黃斑功能性抑制。
(4)形覺剝奪性弱視
在嬰兒期,由于上瞼下垂,角膜混濁,先天性白內障或因眼瞼手術后遮蓋時間太長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進入眼球,妨礙或阻斷黃斑接受形覺刺激,因而產生了弱視。
(5)先天性弱視
包括器質性弱視,如新生兒視網膜、黃斑、視路出血;有些先天性弱視繼發于眼球震顫。
遠視性弱視和近視性弱視的區別
從發病機理上看,雖然遠視性弱視和近視性弱視都是弱視,但近視性弱視一般是先發生近視,然后引發弱視。多為雙側性,一般雙眼視力相等或相近。這種類型的弱視多發生于高度近視卻未能及時戴鏡的年齡偏小的兒童。其發生原因在于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經常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眼球過度發育,眼軸延長,引起眼底細胞萎縮或功能抑制,最終形成弱視。
遠視性弱視患者通常先是遠視,然后引發弱視。遠視性弱視的發生與眼球發育密切相關。患者在幼兒期眼球的形狀沒有發育到正常的水平,眼球前后徑比同齡的正常孩子小一些,屈光能力不足。
不論是近視性弱視,還是遠視性弱視都屬于屈光不正性弱視,其康復原理大同小異。一方面,患者需要通過堅持弱視治療來鍛煉眼部肌肉及眼底細胞功能讓眼底細胞發育,但近視性弱視患者所進行的訓練不應太過精細;另一方面應當提高眼部供養量,幫助眼球對營養的吸收來促進眼底細胞的發育。
單眼弱視一定要遮蓋好眼
遮蓋治療就是遮擋孩子的健康眼,強迫孩子使用弱視眼看東西,我們知道單眼弱視的孩子兩只眼睛看到東西的清晰程度是不一樣的,兩只眼睛輸送到大腦成像的清晰度也不同,大腦在接受不同物像時,視物差的眼睛形成不清晰的物像,大腦會自動屏閉那只差眼,長期以往,那只不怎么用的眼睛抑制眼睛的發育,這類的孩子很難形成立體視,而且單眼弱視的孩子成年后不能報考駕照,高考時有很多志愿受到限制。所以在治療過程如不認真遮蓋,一方面對治療效果有影響,另一方面孩子的雙眼會出現“用進廢退”的跡象。所以單眼弱視的孩子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認真遮蓋。
弱視治療有沒有效果,關鍵在于選擇對的治療方法,目前來講,眼科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法大多數是配戴眼鏡再結合一些訓練方法一起來進行的。而經過多年臨床來看,這種方法似乎并不是最佳的治療方法。
首先,醫生講究的是提升孩子戴眼鏡的矯正視力,往往孩子的裸眼視力得不到提升,一輩子還是只能戴眼鏡。
其次,戴眼鏡的矯正視力提升效果慢,而且容易反彈,反反復復,孩子年齡越來越大,錯過了弱視治療的最佳年齡,甚至錯過治療年齡,而導致終身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