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日:做好腎病防治 共享“腎”心健康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彭韻佳)3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腎臟日,今年世界腎臟日的主題是“人人關注腎臟健康——吾愛吾腎,知識強腎”。專家提示,公眾要提高對腎病的認識,關注腎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影響。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變,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呈逐漸增高趨勢。慢性腎臟病的病因很多,但我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彭韻佳)3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腎臟日,今年世界腎臟日的主題是“人人關注腎臟健康——吾愛吾腎,知識強腎”。專家提示,公眾要提高對腎病的認識,關注腎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影響。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改變,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呈逐漸增高趨勢。慢性腎臟病的病因很多,但我
這個以人名命名的腎臟病,近年發病率在上升■錢瑩在各類腎臟病中,大多數有中文的疾病名,如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但有一種腎臟病卻只有英文名,而且是人名,這就是IgA腎病。1968年法國醫生Berger和Hinglais首先描述和命名之,因此也稱Berger病。在我國,IgA腎病占原發性腎小
人的心血管就像水循環系統,血液是循環流動的水,作為水泵的心臟不斷為全身輸送血液。腎臟就像出水口,通過調節水、鈉排出量,改變循環血量和心輸出量,從而穩定血壓。一旦出水口出了問題,血壓就會不穩,血壓高了,出水口也會內外交困。日本仙臺東北醫藥大學研究發現,血壓平穩與腎臟是否健康息息相關。其中,女性血壓與慢
近年來,門診接診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數量呈上升趨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一說到腎病,不少人會聯想到腎虛、腎虧,甚至尿毒癥。腎虛、腎虧的說法來自中醫,西醫所說的腎病比這個還要兇險,是指腎臟發生了器質和功能的改變,同時可能伴有腰酸、乏力、虛弱等中醫所說的腎虛表現。慢性腎臟病發病率增高與什么有關呢?哪些
主講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腎內科主任 胡 穎25歲的小楊是個健壯的小伙,前段時間發現眼底有點出血,以為是眼睛出了毛病,便來醫院就診。眼科醫生檢查發現他眼底動脈硬化,懷疑與高血壓有關,建議他先去測量血壓。沒想到,小楊的血壓竟然高達180/120毫米汞柱。排除其他病變后,小楊被轉診至腎內科,結果
“這么年輕就吃藥,以后老了怎么辦?”凌晨2點,120救護車送過來一位39歲的男性昏迷患者。陪同前來的家屬描述道:“上半夜還好好的,12點多鐘上廁所時只是說自己有一點頭痛,大約半個小時前就聽見他的呼吸聲很嚇人,再也喊不醒了……”這位突發昏迷的年輕患者,口角殘留著嘔吐物,此刻雙側瞳孔不等大,血壓高達20
不少人等到身體不適前來求治時,已發現是尿毒癥,只有等待腎移植或終生依靠透析來維持生命,十分可惜。廣東省人民醫院腎內科史偉教授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建議體檢時要每年查一次尿常規,爭取早期發現腎臟病,這種篩查辦法簡單又經濟”。難發現!慢性腎臟病早期多無癥狀慢性腎臟病是“沉默的殺手”,發病早期可以無
主講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分泌腎病科副主任醫師 蒲丹嵐,檢驗科主管技師 喻 垚腎臟是人體的過濾車間,還兼職多份工作,比如產生內分泌激素、幫助人體控制血壓、保持骨骼健康等。腎臟貢獻很大,也容易受傷害,但早期病變的臨床癥狀不明顯。有些患者來看病,一檢查就已經是尿毒癥。診斷腎功能一般有血液檢查、超聲波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腎內二科主任張益民副主任醫師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超過2.7億人,發病人數比較龐大。高血壓病初期,一些身體的癥狀不易被發現,長此以往,高血壓可以對心臟、腦、腎臟等靶器官造成損傷。數據顯示,高血壓人群中腎臟損害的發生率高達20.8%,比一般人群的7.3%高出很多。繼糖尿病、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