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糧油及調味品 過保質期后還能吃嗎
很多人總覺得米面糧油以及各種調味品很難放壞;或者有的人覺得,這些食品包裝上的保質期,是開封后的保質期。那么真實的情況是怎樣呢?什么是保質期?“保質期”這個詞常見于食品包裝標識上,通常是指在保質期限定時間段內,食品的品質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根據我國標準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中的定
很多人總覺得米面糧油以及各種調味品很難放壞;或者有的人覺得,這些食品包裝上的保質期,是開封后的保質期。那么真實的情況是怎樣呢?什么是保質期?“保質期”這個詞常見于食品包裝標識上,通常是指在保質期限定時間段內,食品的品質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根據我國標準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中的定
你是否留意過,家中每天炒菜用的是什么油?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食用油的選擇和保存過程中,都藏著哪些學問。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食用油的加工工藝。目前市面上的食用油加工工藝大體可以分為:浸出工藝和壓榨工藝。浸出工藝需要添加化學溶劑,這類加工工藝制作的食用油不推薦家庭食用。壓榨工藝指的是將原料放進機器里,通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烹調食物就離不開食用油,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飯用油也更講究健康。不同的食用油由于它的脂肪酸構成不同,適宜的烹調方式也不同。因此,有必要跟大家科普一下,橄欖油、茶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芝麻油這幾種家庭常見食用油都有什么特性?用什么樣的烹飪方式最適合?
“柴米油鹽醬醋茶”事關大家的一日三餐。食用油,每天都會用到,為人體提供必需的脂肪酸。但目前市面上食用油種類繁多,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調和油等……經常看到小伙伴有這樣的困擾:到底該怎么選?貴的會更好?在日常用油過程中該注意什么?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認真分析一下食用油,快跟上……花生油、玉米油、菜籽
.
說起中國菜,大部分人的印象是,油多!當我們出門下館子時,菜里的油更是多到好像不要錢似的。但其實,中國人在七八十年代,菜能見油就已經很不容易,那是家庭富裕的人才有的待遇。現如今,生活富裕了,不少人秉承著“油多,菜才會好吃”的用油方式,殊不知,這是一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那么,油要怎么吃?吃多少才合適呢?
在我們做菜的食用油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調料只有用了食用油才能讓我們的菜做熟并且吃起來更加的美味,但是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一種情況就是食用油并沒有及時的吃完或者是有些時候來不及處理的食用油就變得過期了那么應該怎樣辦呢?對于一些過期的食用油就不要再去食用,這個時候再去食用是會讓自己的身體素質變得有些下降,還引
日前,英國調查公司歐睿根據2017財年全球零售銷售額,列出全球快消品Top100榜單。7家中國品牌入選。梳理榜單發現,入選的中國品牌集中在包裝食品、軟飲料領域,包括國內知名的牛奶、方便面、飲料、肉類品牌等。益海嘉里集團旗下的“金龍魚”是唯一入選榜單的糧油品牌,以60-70億美元(約合400-470
油作為我們烹飪食物必不可少的輔助品,能為食物的色、香、味做很大貢獻。如今,植物油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另外還有一些比較小眾的如橄欖油、茶籽油和小麥胚芽油等,使我們在挑選時感到眼花繚亂,無從下手。也有人稱“橄欖油最健康、植物油會致癌、亞麻籽油營養最豐富……”,可見食用油的挑
人不能不吃油,也不能多吃油,食用油除了為人體供應能量外,更主要的作用是供給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但若不知不覺吃多了超量的油,那么是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的。多吃油會造成肥胖和血脂升高,并可能由此增高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那么,要如何吃油?吃什么樣的油?每天食油兩勺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五條指出
食用油是每天都會吃的一種調味品,不論你是在外面吃飯,還是自己在家做飯,每天攝入的食用油是必不可少的。其實食用油除了調味的作用外,也是人們身體營養攝入的一個方式之一,正確使用食用油,不僅可以使我們吃的飯菜變得更有味道,還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不過現在市面上的食用油五花八門,我們應該怎么選擇?專家表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