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區域已建立醫聯體115個
本報北京2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建輝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11年來,三地共建立京津冀區域醫聯體115個,覆蓋河北省11個設區市和雄安新區。王建輝介紹,北京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深入持續推進京保、京張、京承、京廊、京唐等重點區域醫療衛生合作,已實現環京城市
本報北京2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建輝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11年來,三地共建立京津冀區域醫聯體115個,覆蓋河北省11個設區市和雄安新區。王建輝介紹,北京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深入持續推進京保、京張、京承、京廊、京唐等重點區域醫療衛生合作,已實現環京城市
2024年,泉州市印發《關于加強孤獨癥兒童關愛服務若干措施》,市衛健委積極參與孤獨癥兒童全生涯支持行動。自2023年以來,泉州市衛健委持續將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服務工作納入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2024年投入資金985萬元,實現全市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全覆蓋。今年來共篩查了42.58萬人。20
科技日報訊 (陳科 實習記者李詔宇)7月15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2023年四川省公共衛生綜合臨床中心成都大運會保障演練近日在省公共衛生綜合臨床中心項目現場舉行。可實現遠程輔助醫療的移動CT車、5G救護車等一批先進醫療保障設備參加演練。 本次演練旨在最大限度提高省公共衛生綜合臨床中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醫聯體建設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制度創新,其目的就是平衡醫療資源和救治需求,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過去十年間,我國建立各種模式的醫聯體超過1.5萬個,但一些醫聯體建設仍處于模型構建階段,難以真正下沉。為此,我將學
1月10日的一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麻醉科醫生於章杰作為隨車醫生,共前往9戶患者家中參與“120”院前急救。“我們每天上午10點跟車出發,一般都要忙到晚上8點以后,除了抽空簡單的吃點午晚飯,基本沒有停下休息的時間。”從幕后到最前線,麻醉科醫生也奔波在了救治危重患者的路上。 近日,面對急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衛生健康與工業科技融合創新展區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不少觀眾爭相領略空氣消毒機、輔助疫苗生產的機械臂等醫療健康領域的新技術、新應用、新服務。近年來,隨著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廣泛應用,醫療工業也受到了深刻影響。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
近日,一篇關于互聯網醫院的報道引發關注。報道指出,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超過1.3萬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中,建成互聯網醫院的僅有約1700家。且超九成互聯網醫院處于建而不用或淺嘗輒止的“僵尸狀態”。雖然“互聯網+醫療”是當下的熱門概念,但真正的互聯網醫院的確是建成的少、建而不用的多。回想我們自身的就醫經歷
中新網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陳靜)記者30日獲悉,長三角婦兒影像醫學專科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成員單位將通過遠程會診協作平臺、遠程診斷指導中心等系統,構建統一的患者數據庫登記系統及科研數據采集分析系統,實現專科聯盟理事成員單位患者的信息共享。該專科聯盟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放射科主任汪登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公共衛生醫療機構的重要性充分顯現,建議京津冀三地醫療機構進一步深化合作,協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人大代表、邢臺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陳樹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陳樹波代表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6年來,三地醫療衛生領域協同發展不斷深入,開展了多項富有實效的合作項目,目前京津冀三地就醫
江蘇省鎮江市的李女士最近經歷了一次特別的就診經歷,沒去醫院,在家打開手機就看上了病。此前,李女士曾因月經不調在江蘇省中醫院就診。這次,她在江蘇省中醫院“云門診”平臺上預約了號,江蘇省中醫院知名婦科專家周惠芳為她線上看病。“過去,像周惠芬這樣的專家常常一號難求。”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吳文忠坦陳。該院去年
64歲的衡水市民羅巖光患腰椎病多年,多家醫院建議保守治療,可一直不見好。今年衡水市中醫院來了北京望京醫院的專家,北京專家通過手術治好了他的腰疼病。“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專家的治療,真是方便,花錢還少!”羅巖光逢人就說。去年10月起,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啟動,衡水市通過搭建京衡中
本報訊 (首席記者姚常房)近日,國家全民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業務協同南通試點開通儀式暨長三角健康一體化推進會在江蘇省南通市召開。據悉,去年6月28日,國家全民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業務協同試點在南通市啟動。試點期間,上海市、南通市全力推進滬通兩地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互聯互通、實時互調,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與南通
截至2018年年底,三級醫院已派出超過6萬人次醫務人員參與貧困縣縣級醫院管理和診療工作,遠程醫療覆蓋所有國家級貧困縣縣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透露,通過健康扶貧對口支援,我國貧困地區縣醫院診療能力大大提升。對口支援工作開展至今,已實現所有國家級貧困縣縣醫院遠程醫療全覆蓋。截至2018年年底,三
昨日,北京市衛計委主任雷海潮介紹,協和醫院、北大一院、北醫三院、安貞醫院等10家三級醫院將承擔臨床遠程會診中心的工作,未來,患者在基層就醫也可享受“專家服務”。此外,“全面二孩”實施一年來,北京通過增床、增人等措施,目前助產機構已擺脫超負荷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