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食用橄欖油或降低患癡呆癥幾率
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家和醫學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兩個獨立健康數據庫中近10萬人的數據,發現那些每天至少食用7克橄欖油的人罹患癡呆癥的幾率更低。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開放網絡》。此前的研究表明,遵循地中海飲食對大多數人的健康有益。這種飲食推薦攝入豆類、蔬菜、堅果、魚類、
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家和醫學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兩個獨立健康數據庫中近10萬人的數據,發現那些每天至少食用7克橄欖油的人罹患癡呆癥的幾率更低。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開放網絡》。此前的研究表明,遵循地中海飲食對大多數人的健康有益。這種飲食推薦攝入豆類、蔬菜、堅果、魚類、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和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鍛煉前后的老鼠和人體組織發現,隨著組織老化,一種脂肪分子會積累,但這種積累可以通過鍛煉來逆轉。研究結果發表在4月12日的《自然·衰老》雜志上。科學家正在逐漸揭開新陳代謝在衰老過程中變化的層層面紗,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仍是未知領域。脂質是人們飲食中重要的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當有人開始哭泣時,其他人常常會感到同情和關心,但其背后的生物學原因不僅僅是激發了同情心。據發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雜志上的論文,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眼淚含有一種可抑制攻擊性的物質。聞女性的眼淚可使男性的攻擊性降低40%以上,并促使大腦發生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11月16日報道,加拿大科學家在青少年的血液中發現了9種標志物,這些標志物與幾個月后這些青少年出現更嚴重的抑郁癥狀有關。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識別出更容易罹患抑郁癥的青少年,并為他們提供早期干預。相關結果近期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神經科學年會上提交。 抑郁癥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精
科技日報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張佳欣)大約三分之一的心臟病患者存在睡眠問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新一期《科學》雜志發表論文稱,心臟病會影響松果體中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的產生。心臟和松果體兩個器官之間的聯系在于頸部的神經節。這項研究揭示了神經節前所未知的作用,并提示了新的治療方法。慕尼黑
科技日報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張佳欣)沒有兩個人的心跳是一樣的。心臟的大小和形狀可能因人而異,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這些差異尤其明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團隊開發出一種程序,可3D打印患者柔軟而靈活的心臟復制品,并可控制其泵送動作,以模仿患者的泵血能力。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醫生根據患者特定的心
據近日的《科學進展》雜志報道,來自日本的一組研究人員研究了毛囊生長和頭發色素沉著的過程,成功使培養物中產生了毛囊。他們的體外毛囊模型增加了對毛囊發育的理解,有助于開發在治療脫發疾病、動物試驗和藥物篩選方面的應用。隨著胚胎的發育,皮膚的外層和結締組織之間會發生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類似于一個信使系統,
宇航員長時間駐留太空對身體有何影響?由日本同志社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神經肌肉系統的形態、功能和代謝特性對重力消失(或“重力卸載”)的反應,并說明了宇航員如何在長期太空飛行中避免神經肌肉問題。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神經學與生物行為評論》上。此次研究發現對于未來長時間的人類空間探索任務至關重要,
近日,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合作研究發現,基因RNF43和ZNRF3的缺失或突變會觸發一個脂質代謝的調節信號,進而導致肝臟中脂質的積累和炎癥。這一研究結果可以解釋為什么有的人很瘦,卻還是會患有脂肪肝。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此前的癌癥基因組研究已經將RNF43和ZNRF3確定為在結腸癌和肝癌
國際戰“疫”行動受新冠肺炎影響最大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和既有疾病患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癥、代謝綜合征、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在發表于《JCI Insight》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布朗大學研究人員解釋了為何這些群體有更高的感染風險、嚴重的副作用和高死亡率。研究表明,一種名為“幾
生活中有很多閃閃發光的包裝,化妝瓶、水果盤等等,但它們很多是由有毒和不可持續的材料制成的,會造成塑料污染。最近,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從纖維素(植物、水果和蔬菜的細胞壁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制造出可持續、無毒、且可生物降解的閃光劑。相關論文發表在11日的《自然·材料》雜志上。 這種
關于新冠病毒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它是否會成為像流感一樣的季節性病毒,或者它是否會在一年中任何時候都可以同等傳播?這對采取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由西班牙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是一種與低溫和濕度相關的季節性感染,很像季節性流感。發表在21日的《自然·計算科學
小兒擴張型心肌病干細胞療法機理查明創新連線·日本日本岡山大學醫院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對擴張型心肌病豬模型及小兒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實施心臟內干細胞移植發現,已陷入心力衰竭的心臟功能可以恢復。尤其是移植的細胞內分泌的細胞外囊泡中,名為miR-146a-5p的微RNA能直接發揮抗炎作用,從而防止受損的心臟組
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1月9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巴伊蘭大學一個科研團隊最近完成研究,證實了15年前科學家提出的關于人體衰老的新理論。該理論提出,隨著時間流逝,人體實際下降的是細胞協調能力,而非細胞功能。這一研究成果有望為醫治衰老提供新的思路。最常見的關于衰老的理論認為,隨著時間流逝,人體細胞會經歷“
中新社香港10月19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大)19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胰臟癌在全球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于過去十年均呈上升趨勢,胰臟癌在部分國家或地區的50歲以下人士當中,也越來越普遍。數據顯示,胰臟癌于全球最常見癌癥類型中排名第12位,按死亡率計排名第7位。由于缺乏適當的篩查和診斷方法,加上胰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超)日本國立九州大學齒學研究院武洲準教授和中國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倪軍軍副教授的聯合研究小組,首次發現了全身注入牙周病致病菌牙齦卟啉單胞菌(Pg菌),導致腦外炎癥組織產生的腦老年斑成分——淀粉樣蛋白β(Aβ)會進入腦內。這一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神經化學雜志》網絡版。研究小組此前曾發
日本順天堂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乳腺癌中的成纖維細胞促進癌細胞浸潤和轉移的新機制:腫瘤中的成纖維細胞通過形成兩種性質不同的癌細胞簇,來促進癌細胞的浸潤和轉移。研究小組首先將人體乳腺癌成纖維細胞和乳腺癌細胞一同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體內。結果發現,和腫瘤內的成纖維細胞一同移植的癌細胞,相較于和正常成纖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紅蛋白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即使是輕度貧血也可能增加該病和其他類型癡呆癥的幾率。研究小組選取1.2萬名平均年齡為65歲的參試者。研究之初,所有人認知能力正常,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試者的血紅蛋白水平,發現6%的人患有貧血癥。隨后,研究小組
更年期的女性絕經后會感到諸多不適,甚至出現抑郁癥狀,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近期,日本早稻田大學一項新研究表明,適時適度增加運動對絕經后女性情緒改善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研究小組招募38名絕經后的女性,參試者被分成兩個小組,并穿戴測量運動量的加速度計。其中一組人根據身體狀況每日少量增加身體運動并堅持8周,另一
肥胖被稱為萬病之源,減重瘦身一直都是全球熱門話題。不久前,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學的一項大規模調查表明,主食中大米的攝入量多,肥胖風險小。研究小組收集136個國家的數據,對包括飲食習慣、肥胖率、教育年限、65歲以上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醫療支出等信息進行匯總。人均大米(包括白米、糙米、含有米粉的全部米產
生活中不慎跌倒是常有的事,年輕人磕碰一下不打緊,但對于老人來講,后果就可能較嚴重。正因如此,預防老年人跌倒已成為世界難題。不久前,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平時有喝咖啡習慣的人,跌倒風險明顯降低。研究小組以居住在西班牙和英國兩地的1.2萬名60歲以上男女為對象,就咖啡飲用習慣與跌倒發生情況進
一項發表在《英國醫學會期刊》上的研究報告稱,大量飲用汽水和果汁等含糖飲料,可能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含糖飲料的消費量在世界范圍內有所增加,它與肥胖風險增加之間的關系為人所知,而肥胖也被公認為是致癌的重要風險因素,但對含糖飲料和癌癥風險的研究仍然有限。對此,一個法國研究小組開始評估含糖
學習前稍微運動一下也許能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短期運動能直接增強一種基因的功能,這種基因可以增強大腦海馬體中神經元間的連接,而海馬體是大腦中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的部位。此前對動物和人的研究表明,經常鍛煉可以促進大腦整體健康,但其中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且這些研究主要針對長期運動
日本順天堂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通過血液早期檢查帕金森病的新方法,可在患者出現肢體震顫癥狀前發現病情。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紀事》雜志網絡版上。順天堂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人體血液中一種名為“精胺”的物質及其代謝產物可作為帕金森病的生物標記物。精胺屬于多胺類物質,存在于細菌
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會選擇用嘲諷的方式詮釋自我、表達感受。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一項新研究表明,適度自嘲可以獲得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心理學家將幽默分為四個類型——親和型幽默(講笑話)、攻擊型幽默(諷刺、吐槽)、自我強化型幽默(自嘲)、自我打擊型幽默(自貶)。研究小組招募1068名18~65歲志愿者,采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