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中宣稱無糖的紅茶、綠茶類飲料每100克含有熱量35大卡到40大卡,酸梅汁每100克大約為49大卡。而一些標有無蔗糖的果汁尤其是純果汁熱量更高,消費者楊小姐認為有減肥功能的蘋果果汁,每100克的熱量竟然達到了54大卡,而普通的可樂每100克的熱量也只有46卡,部分號稱健康不增肥的飲料比可樂的熱量都高。按照教練給她的食物卡路里表進行換算,楊小姐發(fā)現(xiàn),喝一瓶400毫升的果汁、500毫升的冰茶類飲料,基本上等于吃了4兩米飯。而每天飲用一瓶飲料,一個成年人一年將增重七八公斤。

還有我們常吃的口香糖,因為可以清新口氣、預(yù)防蛀牙,所以很受歡迎,尤其是無糖的口香糖更是備受青睞,甚至有些減肥的人群依靠經(jīng)常吃口香糖來滿足吃東西的欲望。可是仔細看一下木糖醇無糖口香糖的營養(yǎng)成分表和配料表,發(fā)現(xiàn)用口香糖來避免發(fā)胖這是個非常錯誤的選擇。營養(yǎng)成分表上很清楚的寫著:每份2.8克(2粒),能量37千焦。而通常100克的米飯能量也只有485千焦,大家可以算一下,如果都按照100克來計算,那么口香糖的能量則是1321千焦,將近米飯的3倍。
當然,誰也不會一天吃掉100克的口香糖,但是如果把口香糖來作為減肥時控制食欲或減少其他食物熱量的形式顯然不是好的辦法,如果一天吃上十粒的話,便會額外的偷偷的給你增加了185千焦的能量,而且這個能量是讓你絕對想不到,被完全忽略掉的。
誤區(qū)一:“清淡”、“低脂”并不等于低熱量
一看到“清淡、低脂”的字樣,很多消費者就覺得此類產(chǎn)品可以放心敞開肚子食用。經(jīng)專業(yè)檢測,大部分的“清淡、低脂”產(chǎn)品并不一定低熱量。而國家在標簽法中也對“低脂、低熱量”有詳細的定義,“低脂”代表每100克食物的脂肪含量等于或少于3克,而“低熱量”則代表每100克食物內(nèi)含有少于40卡的熱量。比如普遍標有“低脂”的優(yōu)酪乳,它脂肪含量較低,但內(nèi)含的糖分所產(chǎn)生的熱量,幾乎等于5顆半方糖的熱量。從字面上看,它確實符合“低脂”的標準,但是其低脂所帶來的熱量遠遠超出通常我們觀念中的“低脂=低熱量”。不僅如此,有些時候“清淡”一詞也會指產(chǎn)品淡味、淺色或松軟的質(zhì)地而并是“低脂”更不是“低熱量”,當消費者對此掉以輕心時,就掉入了商家的“陷阱”之中。“所以想要選到低熱量不會發(fā)胖的食物,光看廣告是不行的,要學(xué)會看標簽。”胡文濤醫(yī)生說道。
誤區(qū)二:“無脂”和“無糖”不是沒有脂肪沒有糖
有些人可能會問:有些食品上貼上無脂是不是真的不含脂肪呢?其實不然,據(jù)規(guī)定,每份食物中脂肪少于半克的產(chǎn)品均可貼上“無脂”標簽。所以所謂的無脂,其實只是脂肪含量較低而已,“脫脂”牛奶、“無糖”烏龍茶或花茶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無糖和無脂一樣,每份食物中糖分少于半克的產(chǎn)品也可以貼上無糖的標簽。
誤區(qū)三:“無反式脂肪”的脂肪含量并不低
現(xiàn)在貼著“無反式脂肪”的標簽的食品也不少,張飛雄醫(yī)生告訴記者:“從科學(xué)角度來看,我們把脂肪分為‘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兩種。‘飽和脂肪’因其會使人體膽固醇過高往往不利于人體健康,相反‘不飽和脂肪’一般不會引起這點。”但是“反式脂肪”雖屬于“不飽和脂肪”,但其化學(xué)結(jié)構(gòu)特殊性常常會引起動脈硬化,血栓等問題。出于健康的考慮,食品制造商都在爭先恐后地去除他們大部分產(chǎn)品中的反式脂肪,但在有些情況下,他們用飽和脂肪代替反式脂肪,所以,其最終結(jié)果是“換湯不換藥”的。如同糖分一樣,每份食物中“反式脂肪”少于半克的食品可貼上“無反式脂肪”標簽。一些諸如薯片、曲奇、烘烤等精加工食品,廠商往往會在包裝上印有醒目的“無反式脂肪”的字樣,但是其背后可能意味著更多的“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因此在購買這類食品時不止要注意它的脂肪含量還要注意健康。

建議:天然食品最健康
在對食品的選擇中,兩位醫(yī)生也給出了一些建議。當然前提是,盡可能選擇純天然、無添加的食品,“再有就是在日常飲食中,對于脂肪、糖份含量可以稍加注意,但是正常的健康人無需過分追求無糖無脂,因為人體新陳代謝是需要一定糖分攝入的,”張飛雄告訴記者。
建議一:堅持食用原味食品。
原味食品沒有很多脂肪,而且比很多的低脂、低糖的食物更健康諸如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相反有些低脂的食品含脂并不低,例如在有餅干或糕點等焙烤制品的情況下,無脂食品常常比常規(guī)食品具有更多糖分,每份食物中的熱量無真正差別。所以想減肥的人可以多吃些原味食品,它脂肪含量少而且不貴。
建議二:多比較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在消費者決定購買之前,請將無脂型食品與標準食品進行比較,比較下食品的成分表,思量再三,最好食用些幾經(jīng)推薦的食物,我們必須有一雙慧眼去看清標簽上的無脂、無糖這些參考信息。
建議三:吃喝有度
凡事都得有個度,一些消費者認為脂肪含量少的食物可以多吃點。但事實上,許多食品生產(chǎn)商通過添加了人工調(diào)味劑達到了低脂的標準。但是,這些人工調(diào)味劑往往會抑制腦部發(fā)出飽腹的信號,因此人們會覺得自己在吃這些食物時總沒有吃飽致使我們吃的更多。一個人狼吞虎咽地吃足夠多的這類食品也會增加熱量攝入量。
當然,有些食品并不是沒有特殊成分,只是比常規(guī)產(chǎn)品少一點。按照25%或以上的比例降低脂肪等營養(yǎng)素,標簽就可標榜“已降低”或“少量”或“較少”的字樣——如“已降低熱量的沙拉醬”或“比常規(guī)沙拉醬的熱量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