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監管科學呼喚新工具、新標準、新方法
照搬西方形成的藥物評價體系,難以體現中醫藥特點。中藥監管一直缺乏有效的標準和手段,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器官芯片等技術的發展,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評價體系迎來新機遇。在4月25日—26日舉行的第781次香山科學會議上,國家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藥監局”)原副局長趙軍寧研究員
照搬西方形成的藥物評價體系,難以體現中醫藥特點。中藥監管一直缺乏有效的標準和手段,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器官芯片等技術的發展,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評價體系迎來新機遇。在4月25日—26日舉行的第781次香山科學會議上,國家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藥監局”)原副局長趙軍寧研究員
美國和以色列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培育出了人類中樞神經系統最早發育階段的微型三維(3D)模型,該類器官在實驗室中生長了40天。這是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模擬胚胎大腦和脊髓的所有組成部分,有望加深人們對早期發育過程中出現的腦部疾病的理解。相關研究論文28日發表于《自然》雜志。類器官是一種迷你3D模型,由活組織
人類的壽命與個體細胞老化有關。3年前,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破譯了衰老過程背后的基本機制。在確定了細胞衰老過程中遵循的兩個不同方向后,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操作這些過程來延長細胞的壽命。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的論文,他們現在利用合成生物學擴展了這項研究,設計了一種解決方案,可防止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