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伴侶蛋白藥物有望對抗新冠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6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中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名為GRP78的伴侶蛋白在導致新冠病毒的傳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研究還表明,阻斷GRP78的產生,或者用一種新的靶向藥物抑制其活性,可極大地減少新冠病毒復制。GRP78是一種關鍵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6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中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名為GRP78的伴侶蛋白在導致新冠病毒的傳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研究還表明,阻斷GRP78的產生,或者用一種新的靶向藥物抑制其活性,可極大地減少新冠病毒復制。GRP78是一種關鍵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據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新冠mRNA疫苗和滅活疫苗誘導的T細胞反應的總規模是相似的,然而,滅活疫苗使免疫系統暴露在整個失活的病毒面前,引發了針對病毒上不同蛋白質的廣泛免疫反應。相關研究發表在《細胞報告醫學》上,這些發現將幫助科學
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當地時間12日批準向5歲及以上兒童提供針對奧密克戎毒株的升級版新冠疫苗。FDA當天批準向5歲至11歲群體提供升級版輝瑞疫苗,向6歲至17歲群體提供升級版莫德納疫苗。FDA在聲明中說,該升級版疫苗可針對新冠病毒原始毒株以及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新亞型BA.4和BA.5刺突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3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方法,讓母雞下的蛋產生了針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抗體。研究表明,從雞蛋中提取出來的抗體有望用于治療新冠肺炎,或作為容易接觸該病毒人群的預防措施。相關研究發表于最新一期《病毒》雜志。該研究負責人、加州大學戴維斯獸醫學院人口健康與生殖系家禽醫學教授羅德里戈
4月12日,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發布緊急提醒,該區一居民未佩戴口罩到戶外某處挖野菜,被同時間在該處停留的1名未佩戴口罩的無癥狀感染者傳染上新冠肺炎,經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研判,系氣溶膠傳播導致感染。此前,寧波市疾控中心4月10日晚發布消息,通報當地某確診病例乘坐自駕車(開車窗、未戴口罩)進入某地下停車場
中新網上海3月16日電 (孫國根 陳靜)記者16日獲悉,中國學者發現并篩選到抗新冠病毒的全人源納米抗體,該抗體可同時靶向病毒上兩個不同的“極隱蔽”部位,并高效中和包括奧密克戎病毒在內的各種流行變異株。該抗體的優良特性使其有望被制成廣譜全人源納米抗體藥物,并實現霧化給藥,用于新冠肺炎的特效治療。目前,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月11日報道,法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組測序首次證實,此前已引起不少關注的新冠病毒“德爾塔克戎”(deltacron)變體確實存在,其結合了新冠病毒德爾塔變體和奧密克戎變體中的變異。目前,美國和歐洲都報告了相關病例。法國馬賽地中海傳染病醫療和教學研究所研究人員3
在人身上,奧密克戎似乎具有高度傳染性,但引發的癥狀卻不如其他變種,它為何會這樣?它與宿主細胞和免疫系統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回答這些問題有助于催生更好的藥物或疫苗,也為新冠病毒是否會繼續變化,出現新變種提供相關線索。英國《自然》雜志在近日的報道中,解開了有關奧密克戎的四大謎團。 傳播能力為何這么強?奧
中新網北京1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在線發表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病毒學研究論文稱,研究發現接種3劑科興(CoronaVac)疫苗的人,其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的血清抗體陽轉率達95%。這一研究表明,同源接種3劑滅活疫苗有望降低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所致重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記者羅國芳)近幾周,多國報告的奧密克戎毒株的亞型變異毒株BA.2感染病例逐漸增多,有“隱形奧密克戎”之稱的這種變異毒株有什么特性?它會取代原始版奧密克戎毒株并席卷全球嗎?奧密克戎毒株的遺傳譜系名稱為B.1.1.529,這種變異毒株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被首次確認。同年1
每天喝點紅酒可以軟化血管?口罩消毒殘留物會致癌,用前要抖一抖?核能供暖的熱水也帶核輻射?……近日,“智止流言 探求真知——2021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快來看看,你有沒有被這些年度爆款健康流言砸中。據介紹,針對此次發布的年度典型流言,權威專家根據其性質及傳播規律將其分為“混淆概
科技日報北京1月13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新冠肺炎的許多治療方法都將目標集中在病毒用于與人類細胞結合的刺突蛋白上。雖然這些療法對原始新冠病毒效果很好,但對未來的新變種可能沒有那么有效。根據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的論文,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教授胡安·德·巴勃羅的團隊利用先進的計算
繼陜西、河南后,天津成為又一個疫情焦點地區,也是國內首次大規模遭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地區。截至1月12日14時,天津市本輪疫情共報告陽性感染者137例,其中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6例,本土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17例,其他44例初篩陽性感染者待進一步核驗。天津本輪疫情源頭在哪里?奧密克戎傳播特點如何?當
應戰奧密克戎!8日24時,天津市新增2例本土病例確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9日7時起,天津啟動全員核酸檢測。10日,河南省安陽市確認當地此前發現的2例病例為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與天津疫情屬同一傳播鏈。隨著奧密克戎成為部分國家主要流行毒株,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奧密克戎在全球迅速擴散的同時,毒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接受采訪時解釋,奧密克戎的30多個變異主要發生在刺突蛋白,其中15個位于人體受體結合域,“奧密克戎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疫苗效率的下降,但是下降多少,對哪種疫苗的影響到底怎么樣,現在還不清楚。但有一點很清楚,由于奧密克戎的變異主要發生在刺突蛋白的部位,對以
奧密克戎突襲天津。1月8日,天津市津南區首現20例陽性感染者,9日,該區又增20例陽性感染者。這個被公認“跑得很快”又“藏得很深”的病毒直至被發現時,已經在社區傳播了至少三代。“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這次天津疫情是奧密克戎變異株首次在我國內地發生本土社區傳播,這意味
辟謠歲末年終,“鬧騰”了一年的謠言依然沒有消停。這個月熱點事件頻出,各種謠言也跟著“蹭熱度”:吃草莓會得出血熱;河南多地驚現“白光”,是UFO(不明飛行物)造訪地球;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攜帶感冒病毒基因;口罩熔噴布層數越多,防護效果越好……最近寒潮一波接一波,這些12月冒出來的“熱門”謠言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報道,美國哥倫比亞研究人員與中國香港大學科學家合作的一項新研究增添了更多證據表明,奧密克戎變體可以逃避疫苗和自然感染賦予的免疫保護,需要新的疫苗和治療方法來預測病毒可能如何快速演變。奧密克戎變體的一個顯著特征是,病毒刺突蛋白的變化數量驚人,這可能對當前疫苗和治療性抗體的有效
2021年12月6日,在英國倫敦,人們在新冠疫苗接種車旁排隊等待。(新華社發)世界衛生組織11月26日將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529列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毒株,并以希臘字母“奧密克戎”(Ο)命名。一個月過去了,奧密克戎毒株已蔓延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們對它究竟了解了多少?它比德爾塔毒株
英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澳大利亞近日陸續報告感染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的確診病例。為防范該變異病毒傳播,多國緊急取消航班、限制旅客入境、升級防控措施。從28日4時起,英國旅行“紅色名單”包括10個非洲國家,從這些國家入境英國的人員將被要求在指定酒店隔離。11月25日,人們在英國倫
制造簡單 成本低廉 填補接種空白蛋白質新冠疫苗有望后來居上對于渴望接種新冠疫苗的部分人員來說,由于容易出現急性免疫反應和血液循環問題,他們對一些基于信使RNA(mRNA)和病毒載體技術的疫苗心存擔憂。盡管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疫苗是安全的,但它們與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如心臟炎癥和血栓)有關,因此,接種一種
目前可用的大部分新冠疫苗都需要冷藏,且制造工藝復雜,這使它們難以廣泛生產和分發,特別是在欠發達國家。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稱,他們設計出一種新型疫苗有望改變這一現狀,這種疫苗不僅更易生產,且不需要冷藏保存。研究人員指出,在實驗
長知識近幾個月來,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的亞變異株AY.4.2感染病例在多國出現。這種被不少媒體稱為“德爾塔+”的毒株到底有多厲害,是否已成為大流行以來傳播能力最強的毒株?“德爾塔+”另有其“毒”AY.4.2亞變異株,正式名VUI-21OCT-01,被不少媒體稱為“德爾塔+”。不過,研究人員指出,這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劉霞)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微生物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的最新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10個月后,體內仍然存在抗體。在該研究中,他們觀察了圣·托馬斯醫院38名患者和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前體內的抗體情況,這些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暴發時受到感染。研究表明,盡管感染新冠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0日發表了一項細胞生物學最新成果,德國科學家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展開概念驗證研究,發現在病毒表面幫助它們進入目標細胞的糖蛋白,可能促進了神經退行性疾病中蛋白聚合物的擴散。這些發現建立在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兩種病毒研究上,揭示了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細胞間傳遞的可能性。人們已知不同蛋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