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開窗通風很有必要,這些是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標志。冬季天寒地凍,大家都喜歡關緊門窗,在屋內享受暖氣。但你不知道的是,如果通風做不好,安全隱患大。你是否認為打開空調就萬事大吉?小編告訴你冬天需要開窗通風,你一定注意這幾件事……
冬天開窗通風需要注意什么誤區一:嫌冷不開窗正確做法:再冷也要開
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小時要呼出22升二氧化碳,如果通風不良,這些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會集聚在室內。開窗通風可以使人獲得較多的"空氣維生素",也就是負離子,能增加人的壽命。開窗次數并非越多越好,一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基本就能夠維持室內空氣的新鮮了。
誤區二:一早一晚開窗正確做法:上午10:00至下午3:00開窗最佳
很多人習慣早晨上班前開窗和晚上回來開窗,據研究測試,城市里兩個空氣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此時是最不宜開窗的時間。而兩個相對的空氣清潔時段是上午10時和下午3時前后,建議大家在此時間段多開窗。
誤區三:冬季睡覺不能開窗正確做法:冬季睡覺時窗戶可適當開條縫
冬天睡覺時,很多人總喜歡關門閉窗,以免受寒著涼。實際上,冬季睡覺時窗戶盡量開條縫,但要避免對流風,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生病或遇到大風、大雨時不宜開窗。
誤區四:霧霾天不能開窗正確做法:霧霾天需要定時開窗
遇到霧霾非常嚴重的時間,需減少開窗時間。最好在有紗窗的情況下,窗戶開小一點,并使用加濕器、濕化噴霧,或在暖氣上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濕度,讓灰塵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誤區五:有空氣凈化器就行正確做法:自然通風才是王道
目前,市面上一般的空氣凈化器只能除塵、除油煙和異味,稍微好一點的能夠殺滅細菌和病毒。然而,長時間在封閉空間使用空氣凈化器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當空氣質量好轉,就沒必要長時間開啟空氣凈化器,應以自然通風為最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