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天,正值天氣變化無常的時候,忽冷忽熱,許多人都會得季節性感冒。在這種變化明面的季節里,你應該怎么做才能不受疾病困擾呢,這些是秋冬養生的小常識,大家快去學起來啊。
1、適合出汗
俗話說“春捂秋凍”,也正是因為這種季節變化,預防寒冷侵襲是很有必要的,但也不能穿的太多,不能穿的過厚,也不能太少,可以適當的出汗,保證自己的健康,
2、需要及時補水
秋天越來越冷,冬天也越來越近,排汗和排尿方面雖然有所減少,但是身體和器官需要水分滋潤,來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所以積極的補水就變得尤為重要,一般成人每日水量應當在2000-3000ml左右,兒童在1500-2000ml左右。
3、調節精神
秋天很容易“打盹兒”,這證明身體和精神處在一個低落的狀態,所以我們應該及時的調整我們的精神,改變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運動,但是運動不能太過劇烈,以慢跑、羽毛球等活動即可。這是消除秋冬季煩悶,調節精神的好方法。
4、及時通風換氣
因為秋冬季節來臨,空氣流動不如春夏兩季好,這就造成了室內空氣比室外空氣污濁了許多,所以應該注意及時通風換氣,清潔房間內的空氣,讓身體也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5、泡腳
每天堅持熱水泡腳,可以刺激到腳部穴位,再輔以適當的按揉,可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通氣的鞋也非常重要。
6、喝粥
秋冬季節飲食非常忌諱生冷,一方面導致胃腸疾病,一方面也會降低身體機能,所以秋冬季節喝熱粥,是一項非常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