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來,氣溫也開始降低,空氣也變得異常干燥,在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想知道養生方法,那么你知道秋季養生方法有哪些嗎?秋季養生常識又是怎樣的呢?
秋季養生方法
1、秋季調理脾胃養生
在秋季里,調理脾胃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立秋之后,天氣開始轉涼,夏秋之交,也更應該少食寒性的食物,還有對于生食瓜果的習慣也要改正過來,因為天氣變冷了,那些食物對于脾胃會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在秋季要調理脾胃的話,一定要注意少食多餐,食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辛辣類的食物,這也是清熱、健脾最要注意的飲食調理。
2、秋季飲食養生
秋季養生主要是以防燥滋陰潤肺為重中之重,所以在于飲食上一定要注意健康的飲食,合理的搭配,以清淡為主。特別是晨起,可多食粥,可以起到一個益胃生津,對于護肝益肺都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益處,比如:黑芝麻粥、銀耳冰糖糯米粥、百合蓮子粥等。
秋季養生的方法
3、秋季進補養生
在秋季也可以進補,但要注意進補要適量,一般提倡以食補為主,食補不僅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燥,非常之不錯的,秋季滋陰潤燥的食物有烏骨雞、燕窩、銀耳、藕、核桃等。
4、秋季養生的禁忌
(1)、無病進補
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慕名進補
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越能補益身體,人參價格高,又是補藥中的圣藥,所以很多人服用,但要注意的是,濫服人參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癥狀。
(3)、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癥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秋季養生小常識
排便一次
食欲好,能吃是好事,但上下通暢非常重要,因此,老年人要保證每天都要排便一次。
要保證每天都要排便一次
睡覺兩次
上了年紀,晚上睡眠質量往往欠佳,所以午睡必不可少,晚間損失可在午間補。
工作三小時
老年人不能閑著,要找自己喜歡的事做,閱報、看書、寫字、唱歌、上網、下棋、逛街,或當義務工,做志愿者等,快快樂樂每一天。
進食四次
老年人除了每日三餐之外, 下午宜增加一次點心,這是因為老年人胃內納少,宜多次少量飲食。
喝五杯水
老年人體內水分逐漸減少,很容易失水,因而要主動飲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早起喝一杯淡鹽開水,洗腸清胃,上下午各飲兩杯水,潤腸補津。
晨練六十分鐘
老年人早晨跑步,做操、打拳等,會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晚七點看新聞
老年人不能自我封閉,除每天定時收看《新聞聯播》,還要多關心國家大事。
吃八類食品
老年人的飲食要多種多樣,蛋、魚、肉要適量,多吃果蔬、蘑菇及豆制品。老年人食量少,主食可少吃,但副食要保證,并均衡搭配。
晚九點入睡
老年人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好養成每天晚上九點休息,次日五至六起床的好習慣,做到有勞有逸,有張有弛。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秋季養生方法和常識,秋季早晚氣溫溫差大,大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及時添加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