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個養生養肺的好季節,但很多不清楚為什么要在秋天養肺?從中醫上講,秋天對應人體器官中的肺,因此秋天肺容易受到傷害,但同時也是養肺的最佳時節。那么秋季養肺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秋天為什么要養肺?
肺主氣,司呼吸,開竅于鼻。中華醫學認為,秋令與肺氣相應,秋天燥邪與寒邪最易傷肺;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氣較冷時復發,所以秋季保健以養肺為主。
1、秋季養肺順應自然精氣內聚
自然界陽氣將日衰,陰寒日生,雨水漸少,天氣干燥,秋風瑟瑟,大自然將會呈現一派蕭條景象。
“燥”是秋的主氣,以其天氣不斷肅殺,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濡潤,以致出現秋涼而干燥的氣候。這時,人體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較快,秋季養生要順應自然界斂藏之勢,收藏陰氣,使精氣內聚,以滋養五臟,應防止勞傷太過,以免陰氣外泄,因為過度勞傷使人出汗過多,致使津氣耗散。
根據五行學說,五臟中的肺,對應自然界的秋季,肺主皮毛,開竅于鼻。故外感燥邪多從肌膚、口鼻而入,其病常從肺開始。陰虛內燥多由機體陰精虧虛而所致。
2、秋燥易致咳嗽 防治久咳傷肺
燥易傷肺,容易發生咳嗽或干咳無痰、口舌干燥等癥。肺津傷則見口干、舌燥、咽痛、目澀、鼻出血、干咳少痰、皮膚粗糙、大便干結等癥狀。
咳嗽是一個癥狀,常因于外感寒、熱、燥邪所致。但《內經》中提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說明內臟原因也可導致咳嗽,其中尤以肺、脾、腎三臟的關系最為密切,原因雖多,都不離肺。
短時間外感咳嗽,不一定傷肺,但久咳必傷及到肺。因此,秋令時節應注意滋養肺臟,防止秋燥傷肺,使肺氣得清,呼吸平和,把握好養收之道。
3、秋風秋雨愁煞人 凋零情志防傷肺
秋風、秋雨、落葉、凄涼,常給人一股肅殺之氣,尤其是天氣突變時,令人生愁。故秋季情志養生的重點是避免悲傷情緒,讓自己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樂觀愉快。
不良情緒的刺激,影響人體身心健康;而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調氣安神,能使人體上下氣機貫通,這樣可以改善肺的生理功能,以抵御秋燥肅殺之氣對機體的侵犯。
因此,用無憂無慮的心情來迎接秋天,利用秋高氣爽的時機,去登高望遠,去收獲果實,借秋季豐收的美景以抒發情懷,陶冶情操,這樣一來,既鍛煉了身體,又調節了情緒。
養肺要注意什么?
肺有四怕
怕燥
秋天雖然遠離了夏季的炎熱,但是這時候外界環境中空氣濕度小,中醫中“肺為嬌臟”,“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的肺是最嬌弱的器官,溫邪侵襲的時候,肺會首當其沖。秋天燥氣入侵的癥狀表現為口干舌燥,咳嗽,喉嚨干痛。
怕濕
肺怕燥的同時也怕濕氣太重,“秋傷于濕,冬生咳嗽”秋季被濕氣侵傷,冬天易發生咳嗽諸癥。
怕憂
俗話說,“憂傷肺”,秋天萬物蕭條,一片肅殺之氣。此時人容易感生憂傷抑郁情緒,悲傷情緒極易傷肺氣,造成肺氣紊亂。
怕霧霾
肺的功能主要是呼吸,所以空氣質量與肺的健康息息相關。若肺收到霧霾,煙氣影響,會造成肺泡內痰飲積滯,供氧不通暢,血液不循環。
養肺四字
暖
給肺提供一個溫暖的環境,空調溫度盡量不要開的太低,以防寒邪入體,少吃寒涼食物,多喝溫水。
食
"西方白色,人通于肺",白色的食物可以養肺,比如銀耳,山藥,蓮藕,白蘿卜等,除此之外,還有蜂蜜。
動
適度運動,但不可劇烈運動,秋主收斂,陰氣內藏,“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違背秋天的收斂之氣,如過度運動,體內陽氣升騰,陰氣調動起來對抗陽氣,就會造成陰陽二氣紊亂,肺氣不通暢。所以秋季運動以適度為好,適度運動反而可以平衡五臟,調理肺氣。
笑
秋天萬物蕭條,這時候千萬不要多愁善感,一旦多愁善感,悲傷的情緒累積,久而久之會傷肺氣,導致抑郁。這時候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多做一些開心的事,所謂“笑一笑,十年少”,每天開心,可以調理肺氣,當然可以益壽延年。